[发明专利]双压力多级膨胀再热的内燃机余热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49469.0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0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宁;舒歌群;王轩;梁友才;李团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K27/02 | 分类号: | F01K27/02;F02G5/00;F01N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多级 膨胀 内燃机 余热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内燃机余热利用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双压力多级膨胀再热的内燃机余热回收利用的朗肯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内燃机来说燃料产生的能量很大一部分都被排气以及缸套冷却水等带走。随着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越来越关注内燃机余热能量的回收,以减少能源的消耗。有机朗肯循环(ORC)技术结构简单,热效率高,并且安全可靠,是目前内燃机余热利用技术研究热点。内燃机运行将产生较多的余热源,并且各余热源的温度、热流量等都不一样,简单的有机朗肯循环其回收的能量就显得非常有限。如果想提高发动机余热的高效利用,必须在热回收系统中,根据各热源的不同品质,合理地梯级利用各余热源能量,才能使系统的输出功尽可能大。
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发明提出一种双压力多级膨胀再热内燃机余热回收系统来梯级利用各热源的能量,增大系统回收的热量,进而提高输出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适用于内燃机余热回收的双压力多级膨胀再热的朗肯循环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内燃机余热,梯级利用不同热源的能量,从而提高回收系统的输出功,达到提高内燃机燃油经济性的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与系统组成进行说明:双压力多级膨胀再热的内燃机余热回收系统具有:冷凝器、两个工质泵、高低温中冷器、低温蒸发器、混合热交换器、预热器、烟气换热器、三个膨胀机以及涡轮增压器等。其系统组成为:由冷凝器、低压工质泵、高压工质泵、预热器和高温中冷器以及烟气换热器工质侧、第一膨胀机、再热器的工质侧、第二膨胀机、混合热交换器以及第三膨胀机,依次串接构成ORC循环系统。在高、低压工质泵与混合热交换器工质侧之间,依次接有低温中冷器和低温蒸发器,将ORC主循环系统分为高低压级两个支路,低压工质泵输出的工质分别泵入两个支路,两个支路的工质在混合热交换器内汇合。内燃机缸套冷却水出口通过管路与预热器、低温蒸发器的水侧、以及缸套冷却水进口,依次串接组成冷却水闭路循环。空气进气口与涡轮增压器中压气机进口、高温中冷器和低温中冷器的空气侧、以及内燃机进气口,依次串接组成增压空气回路。内燃机排气口与涡轮增压器中的涡轮机、烟气换热器以及再热器依次连接构成排气热利用系统。
高压级支路由高压工质泵、预热器和高温中冷器以及烟气换热器工质侧、第一膨胀机、再热器的工质侧、第二膨胀机以及混合热交换器组成;低压级支路由低压工质泵、低压工质泵、低温中冷器、低温蒸发器、混合热交换器、第三膨胀机以及冷凝器组成。两个支路在混合热交换器中交汇并换热。
本发明的特点及有益效果是,按照内燃机余热的品质分级组成回路,使内燃机各个部分的余热得到充分利用,增大了从余热源中回收的热量,进而提高了回收系统的输出功,达到了提高内燃机燃油经济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所示附图为本发明系统原理和部件连接结构图。图中粗实线表示ORC循环;长虚线表示空气增压余热循环;细虚线表示缸套冷却水循环;粗虚线表示内燃机高温排气循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与设置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叙述性的,而非是限定性的,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双压力多级膨胀再热的内燃机余热回收系统,其系统组成及部件连接的技术方案为:由冷凝器1、低压工质泵2、高压工质泵6、预热器7和高温中冷器8以及烟气换热器9工质侧、第一膨胀机10、再热器11的工质侧、第二膨胀机12、混合热交换器以及第三膨胀机14,依次串接构成ORC主循环系统。在高、低压工质泵与混合热交换器工质侧之间,依次接有低温中冷器3和低温蒸发器4,将ORC主循环分为高低压级两个支路,低压工质泵输出的工质分别泵入两个支路,两个支路的工质在混合热交换器5内汇合。内燃机缸套冷却水出口通过管路与预热器、低温蒸发器4的水侧、及缸套冷却水进口,依次串接组成冷却水闭路循环。空气进气口与涡轮增压器13中压气机进口、高温中冷器8和低温中冷器3的空气侧、以及内燃机进气口,依次串接组成增压空气回路。内燃机排气口与涡轮增压器中的涡轮机、烟气换热器以及再热器依次连接构成排气热利用系统。由低温中冷器、低温蒸发器、混合热交换器三个换热器的工质侧、第三膨胀机、冷凝器的工质侧以及低压工质泵,依次串接构成整体ORC循环的低压级支路。压气机与涡轮膨胀机轴连接构成涡轮增压器。ORC主循环系统高低压级两个支路中循环的工质均为(CH3)3SiOSi(CH3)3(六甲基二硅氧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94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起重机卷扬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起重机
- 下一篇:L-谷氨酰胺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