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密度发酵生产聚苹果酸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749381.9 | 申请日: | 2013-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0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 发明(设计)人: | 乔长晟;宋玉民;范栩嘉;郝华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北洋百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P7/62 | 分类号: | C12P7/62;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密度 发酵 生产 苹果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密度发酵生产聚苹果酸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两阶段调控pH和溶氧来生产聚苹果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大部分合成高分子是石油化学产品,对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随着人们环境保护知识的积累,引起了传统的不可降解高分子生产的改变。目前,人们关注的重点是环境友好型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这些高分子聚合物的生产有利于节约能源和资源,从而减缓温室效应,发展生态协调的工艺过程和产品。
聚苹果酸(聚羟基丁二酸酯,Poly malic acid或Poly malate,简称为PMLA)是以苹果酸为唯一单体合成的均聚高分子聚合物。苹果酸是一种含有羟基的二羧酸,它是一种很好的食品添加剂,其水溶解性很强,在体内主要参与三羧酸(TCA)循环。聚合时通过其羟基和羧基酯化连接而成为高分子化合物。苹果酸含有两个羧基和一个羟基,其相互酯化的产物主要有三种,即α型、β型、γ型PMLA,唯一存在于人体内的只有β型PMLA(结构如下图)。
图2聚L-β–苹果酸的立体结构
聚苹果酸(聚羟基丁二酸酯)属于聚酯类聚合物,是完全生物降解高分子。生物降解性材料是指通过自然界微生物(细菌、真菌等)作用而发生降解的高分子物质。该种材料降解的产物无毒无害,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近年来这种高分子材料的开发研究得到了飞速发展。在国外,有关聚苹果酸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对于其性质、用途、合成方法都有一定的研究和报道,聚苹果酸主要应用于药物载体和微胶囊材料,其合成方法主要集中于化学合成,β型聚苹果酸已有商业产品。而国内还刚刚起步,对聚苹果酸的研究非常少,几乎为空白。因此加强聚苹果酸的研究,构建可降解生物高分子的一个研究的平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关于聚苹果酸发酵,文献中大多都是通过菌种诱变、培养基优化来提高聚苹果酸产量,很少提到通过控制发酵条件来调控提高聚苹果酸产量,只有在公开号为CN101696434A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发酵法生产β-聚苹果酸的新工艺,文中提到发酵过程中要控制通风量、罐压、搅拌速率及溶解氧浓度,因此,寻求一种新的方法,来进一步提高聚苹果酸的产量,是当前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聚苹果酸产量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两阶段调控pH和溶氧,实现高密度发酵,以提高聚苹果酸的产量。
本发明所述高密度发酵生产聚苹果酸的方法,通过两阶段调控pH和溶氧,第一阶段使菌体大量生长;第二阶段改变pH和溶氧,使聚苹果酸大量合成积累。
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出芽短梗霉(Aureobsidium pullulans)CGMCC.NO.3336菌株进行活化6-8h,将其从蔗糖斜面培养基转接到500ml的挡板瓶中,装液量为50ml,25℃恒温,200r/min培养72h,制得种子液;
所述种子培养基组成为:蔗糖140g/L、酵母膏3g/L、硫酸铵1g/L、丁二酸2g/L、玉米浆1g/L、K2CO30.4g/L、MgSO4·7H2O0.1g/L、KH2PO41g/L、ZnSO4·7H2O0.05g/L,其余为水,pH7.0。
(2)将所得种子液以10%(v/v)的量接于5L发酵罐中进行发酵培养,根据菌体OD600值对pH和溶氧进行调控:
第一阶段发酵:当菌体OD600<0.7(种子干重小于15g/L)时,将溶氧降至55—65%,与搅拌串联,使溶氧维持至50-60%之间,同时用盐酸和氢氧化钠调控pH至6.0-7.0,促进菌体大量生长;
第二阶段发酵:当菌体OD600≥0.7(种子干重大于或等于15g/L)时,将溶氧降至30-35%之间,温度25℃,同时用盐酸和氢氧化钠调控pH至4.8-5.2之间,发酵96-120小时,促进菌体大量合成聚苹果酸;
所述盐酸浓度为3mol/L,氢氧化钠浓度为3mol/L;
(3)每隔8小时取样记录测定各项指标:pH、溶氧、菌体干重、发酵液残糖、聚苹果酸产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北洋百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北洋百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93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定装置
- 下一篇:处于高能量的X射线相衬成像和CT的大视场光栅干涉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