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龙虻滴丸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748622.8 申请日: 2013-12-31
公开(公告)号: CN103655636A 公开(公告)日: 2014-03-26
发明(设计)人: 赵业辉 申请(专利权)人: 朱文军
主分类号: A61K35/64 分类号: A61K35/64;A61K9/20;A61P9/10;A61K35/5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54101 黑龙江***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龙虻滴丸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龙虻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风病又名卒中,是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发病率极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本人使用地龙、虻虫、土鳖虫、蜈蚣组方治疗缺血性脑中风多年,取得良好效果。为提高组方疗效,本人将地龙和虻虫开发成龙虻滴丸用于中风病人,经过临床观察,疗效显著优于同类市售中风治疗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依据多年中医临床经验,结合现代中药制剂技术,提供一种龙虻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实施方案如下:

取地龙50~70份,虻虫10~30份,土鳖虫5~15份,蜈蚣5~15份,加入6~8倍60%乙醇浸提48小时,得提取液;取提取液60℃减压干燥,得干膏,粉碎过100目筛,得干膏粉;取干膏加3倍量聚乙二醇6000混匀,控制物料温度60~80℃,冷凝温度2~10℃,滴距2.0~4.0㎝,滴速每分钟30~50滴,滴入液体石蜡中,滴丸成形后取出,吸去表面冷却液,干燥即得,制得龙虻滴丸。

上述实施方案中所提到的“份”指重量份。

上述实施方案所提到的原材料标准如下:

地龙: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标准,为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Pheretima aspergillum (E.Perrier)的干燥体,捕捉后及时剖开腹部,除去内脏和泥沙,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

虻虫: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标准,为虻科昆虫复带虻Tabanus bivittatus Matsumurar 的雌虫体,

土鳖虫: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标准,为鳖蠊科昆虫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的雌虫干燥体,捕捉后,置沸水中烫死,晒干或烘干。

蜈蚣: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标准,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Koch的干燥体,捕捉后用竹片插入头尾,绷直,干燥。

聚乙二醇6000: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标准。

液体石蜡: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标准。

以上龙虻滴丸所用到的原材料均可从医药公司购买得到,只要满足国家标准均可用来实施本发明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1

取地龙50g,虻虫10g,土鳖虫5g,蜈蚣5g,加入6倍60%乙醇浸提48小时,得提取液;取提取液60℃减压干燥,得干膏,粉碎过100目筛,得干膏粉;取干膏加3倍量聚乙二醇6000混匀,控制物料温度60℃,冷凝温度2℃,滴距2.0㎝,滴速每分钟30滴,滴入液体石蜡中,滴丸成形后取出,吸去表面冷却液,干燥即得,制得龙虻滴丸。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2

取地龙70g,虻虫30g,土鳖虫15g,蜈蚣15g,加入8倍60%乙醇浸提48小时,得提取液;取提取液60℃减压干燥,得干膏,粉碎过100目筛,得干膏粉;取干膏加3倍量聚乙二醇6000混匀,控制物料温度80℃,冷凝温度10℃,滴距4.0㎝,滴速每分钟50滴,滴入液体石蜡中,滴丸成形后取出,吸去表面冷却液,干燥即得,制得龙虻滴丸。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3

取地龙60g,虻虫20g,土鳖虫10g,蜈蚣10g,加入7倍60%乙醇浸提48小时,得提取液;取提取液60℃减压干燥,得干膏,粉碎过100目筛,得干膏粉;取干膏加3倍量聚乙二醇6000混匀,控制物料温度70℃,冷凝温度6℃,滴距3.0㎝,滴速每分钟40滴,滴入液体石蜡中,滴丸成形后取出,吸去表面冷却液,干燥即得,制得龙虻滴丸。

以上实施例说明,采用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极端条件和优化条件均能制成龙虻滴丸。下面以实施例3制得的龙虻滴丸考察本发明的实际效果:

试验例一 龙虻滴丸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1 试验材料

试药:本发明物(由实施例3制备的龙虻滴丸)

对照药:脑塞安胶囊(浙江得恩德制药有限公司)

空白对照:生理盐水(黑龙江省地纳制药有限公司)

动物:wistar大鼠(佳木斯大学药学院药理试验中心)

2 试验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文军,未经朱文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86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