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复合墙体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48582.7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90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邓伟;曲飞;朱月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亿路特通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4 | 分类号: | E04B2/84;E02D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复合 墙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材料的应用,具体来说,涉及农用项目技术领域中墙体的建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植物生长需要,温室大棚应运而生,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蔬菜瓜果作物的育种育苗和栽培对温度、湿度、阳光、水和空气等环境因素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温室大棚经历了由抵挡到高档,由传统到现代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温室大棚造价主要取决于构造大棚主体结构材料的造价。传统的温室大棚一般采用土堆或砖墙结构。对于用土堆做后墙的土墙结构,后墙底部需要做到三至四米厚,有的甚至达到五至六米厚。缺点是冬天潮湿了容易冻结,保温效果差,抗风雪能力差,若不设排水沟则长时间的雨水浸泡就会导致墙体变软坍塌;最主要的缺点就是土地利用率低,占土地面积大。而传统的砖石结构墙在我国源远流长有两千年的历史,由于其有就地取材、造价低、耐酸耐碱、热惰性好等特点,因此,在我国墙体材料应用中仍占有很大比例。但用传统的红砖或砖混凝土做后墙还是有缺点的,不仅成本高,而且费工、费时,此外由于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的利用限制,国家一直在明令禁止传统红砖的生产和使用;其次砖墙的保温效果差,冬天大棚里还需要有另外的加增温设施,从而进一步地增加了建造成本。因此迫切需要找到一种既成本低廉、占地少、结实耐用,又具有保温效果的新型墙体材料。
发明内容
1、发明目的
为了节约土地资源,解决红砖短缺以及造价高的问题;提高温室背墙的使用寿命,耐水性好,降低重修费用;提高储存热量的能力,让蔬菜生长的更好、产量更高;为农民增产增收,故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复合墙体的应用技术,以克服当前砖石结构墙体的缺陷,该技术将充分利用广大农村现有的各种土壤并引入土质固化剂来打造新型墙体,形成的墙体具有耐水性好,强度大,隔热蓄热功能佳,使用成本低,在抗弯拉、强度、成型状态,防水性等方面均比传统工艺施工的墙体要优。
2、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复合墙体,关键技术是墙体材料的组成配比、将土壤与胶结材料复合及使用土质固化剂的方法,并通过特定的施工工艺形成板结体,满足农用大棚墙体经久耐用,保温性能好等要求标准。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复合墙体,其特征为,根据应用需求设计墙体规格和体积,包括墙体在地下的基础部分和在地上的主体部分,将少量胶结材料以内掺法按一定的干质量比掺入到土壤中拌和均匀,形成初步的墙体混合料,该干质量比可以为3:97,4:96或5:95;所述的胶结材料为熟石灰或水泥或粉煤灰并根据土壤的性质选择掺配不同的胶结材料;对于粘土选择掺配石灰,对于粉质土和含砂性粉质土选择掺配水泥,对于含砂性粘土和粉质粘土选择掺配水泥或石灰均可;所述的胶结材料用量和土壤用量分别为初步墙体复合料压实后的最大干密度乘以该墙体体积并再乘以各自所占总复合料的比例;在所述形成的初步墙体混合料中再加入经水稀释后的土质固化剂再次搅拌均匀,形成墙体混合料,土质固化剂用量为所述初步混合料干质量的0.01-0.03%,稀释固化剂的用水量为所述初步混合料在最佳含水率时的含水质量与该初步混合料的天然含水质量的差值;然后将墙体混合料按照墙体规格和体积需求进行压实成型,形成复合墙体。
进一步地,制作土质固化剂稀释液的过程具体为:取初步的墙体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ρ最佳,墙体体积V,土壤占混合料的干质量比B土,土壤天然含水率W土天然,胶结材料占混合料的干质量比B胶结,土质固化剂用量占混合料的干质量比B固化剂,
(1)计算墙体混合料中土壤质量M土 =ρ最佳×V×B土×(1+W土天然);
(2)计算墙体混合料中胶结材料质量M胶结 =ρ最佳×V×B胶结;
(3)计量所述初步的墙体混合料的湿质量M混湿=M土 +M胶结;
(4)测量所述初步的墙体混合料的天然含水率W天然;
(5)计算所述初步的墙体混合料的干质量M混干=M混湿/(1+W天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亿路特通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亿路特通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85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蒸馏反应器承托板的支撑结构
- 下一篇:一种制糖废粕助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