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杂物箱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47461.0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1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明;李龙辉;魏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7/04 | 分类号: | B60R7/04;E05F1/1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13113 | 代理人: | 刘谟培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杂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在车辆上的储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杂物箱。
背景技术
车辆杂物箱作为车内的储物装置,其一般嵌入安装在副驾驶处的车体内。现有车辆杂物箱的结构,多包括内部中空且一侧开口的箱体、枢接在箱体上的盖板,且在盖板与箱体之间设有将箱体和盖板锁定的锁定装置,打开锁定装置,使盖板相对于箱体枢转,进而使箱体的开口显露,实现了箱体的打开操作,而将盖板相对于箱体的枢转使得盖板将箱体的开口封堵时,实现了对箱体的关闭操作。
如上结构的车辆杂物箱结构,由于未设置回弹或阻尼结构,使得盖板在打开或关闭时,均需要使用者手动控制,因盖板自身重力作用,使得盖板在打开时开启过快,而在关闭时,容易导致卡滞现象的发生,使关闭操作不顺畅;现有的车辆上,也有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增设回弹或阻尼结构的,使得盖板在枢转时能够控制开闭速度,保证开启和关闭的平稳,但由于阻尼结构的作用,不能实现杂物箱的快速开启或关闭,无法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杂物箱,其在杂物箱开启时能够平衡杂物箱的重力以使杂物箱平稳开启的同时,能够实现杂物箱自动的缓慢关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车辆杂物箱,包括箱体,枢接在箱体上以使箱体打开或关闭的盖板,其还包括:
回弹机构,相对于箱体固定设置,具有在箱体打开的盖板枢转运动牵引下而进行弹性蓄能的弹性蓄能件,以及在弹性蓄能件放能以牵引盖板将箱体关闭过程中,承载弹性蓄能件释放的弹性力而产生阻尼的阻尼件。
通过增设回弹机构,通过施加在盖板上的外力使盖板打开时,由回弹结构中的弹性蓄能件平衡盖板自身的重力以及盖板开启过程的外力,使盖板能够被平缓的打开,同时,在外力消失时,盖板能够在蓄能的弹性蓄能件以及阻尼件的共同作用下,使盖板能够缓慢的关闭,有效的提高了杂物箱开启和关闭时的稳定性。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的回弹机构包括内部中空且具有气孔的主体;所述的弹性蓄能件包括滑动设置在主体内的、由盖板枢转运动时而被牵引的回弹杆,以及套装在回弹杆上的、在回弹杆滑动时可被压缩的弹簧;所述的阻尼件为与主体的内壁滑动配合并与回弹杆固连的皮塞。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改进,所述的回弹杆与盖板通过柔性连接件相连。通过增设柔性连接件,在实现盖板打开而对回弹杆牵引以压缩弹簧的同时,在对盖板关闭时,可通过施加在盖板上的外力,实现盖板的快速关闭,进而使得盖板的关闭不受阻尼件的阻尼作用影响。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的柔性连接件为拉绳。
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所述皮塞的断面形状为U形。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改进,在主体内固定设有套装在回弹杆上的导向套。通过增设导向套,确保了回弹杆于主体内滑动时的稳定性,提高了杂物箱开启和关闭时的稳定效果。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在回弹机构上固定设有用于与箱体固连的安装耳。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在盖板上固定设有卡爪,在箱体上设有供卡爪通过的通孔。通过卡爪与通孔的设置,提高了盖板打开或关闭时的位置稳定性,限定了盖板相对于箱体的开启角度。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在箱体上固定设有在盖板枢转而将箱体完全打开时与卡爪相抵触的限位块。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的限位块为弹性缓冲块。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高了杂物箱开启和关闭时的稳定性,满足了对杂物箱开启或关闭的不同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回弹机构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回弹机构在弹性蓄能时的剖视图。
图中:
1、箱体;101、枢接轴;102、固定板;103、通孔;104、限位块;105、连接件;2、盖板;201、卡爪;202、爪头;3、回弹机构;301、主体;302、安装孔;303、安装耳;304、密封塞;305、气孔;306、回弹杆;3061、T形顶板;307、弹簧;308、导向套;309、螺钉;310、皮塞;311、可变腔体;312、柔性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74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校车防超员自动控制系统
- 下一篇:用于控制交通工具头灯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