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蚀刻液循环处理系统及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747374.5 | 申请日: | 2013-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1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遂宁市广天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F1/46 | 分类号: | C23F1/46;C25C1/12 |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 地址: | 629000 四川省遂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蚀刻 循环 处理 系统 方法 | ||
1.蚀刻液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蚀刻台、蚀刻缸、沉淀池、废液储缸、电解池、再生混合池和主控中心,蚀刻缸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沉淀池的入口相连;所述沉淀池为斜流式沉淀池,沉淀池内设有三个沉淀分池,第一级沉淀分池的出口与第二级沉淀分池的入口相连,第二级沉淀分池的出口与第三级沉淀分池的入口相连,每个沉淀分池的出口处均设有过滤网;沉淀池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废液储缸的入口相连,废液储缸的出口通过管道与电解池的入口相连;所述的电解池中间设有将电解池分为阴极区和阳极区的电解隔膜,阴极区内设有负电极,阳极区内设有正电极;电解池内的正电极和负电极还与主控中心相连,电解池的出口通过过滤网和射流器与再生混合池相连,再生混合池的出口通过管道与蚀刻缸的入口相连;再生混合池、废液储缸、沉淀池、电解池和蚀刻缸内均设有液面高度传感器、浓度检测器、温度传感器和PH值检测器,液面高度传感器、浓度检测器、温度传感器和PH值检测器分别通过总线与主控中心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蚀刻液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溢流槽,溢流槽的入口通过除渣泵与蚀刻缸相连,溢流槽的出口通过管道与电解池的入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蚀刻液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中心包括有监控主机,监控主机分别通过控制总线与蚀刻缸阀门、沉淀池阀门、废液储缸阀门、溢流槽阀门、电解池阀门以及再生混合池阀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蚀刻液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报警装置,报警装置通过总线与监控主机相连。
5.蚀刻液循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以下步骤:
S1:废液产生,蚀刻台蚀刻后的废液随着管道流入沉淀池,蚀刻缸溢流出的废液随着管道流向溢流槽;
S2:沉淀,废液在第一级沉淀分池内,固体杂质和金属络合物沉入池底,液体通过第一级沉淀分池的过滤网流向第二级沉淀分池,废液在第二级沉淀分池沉淀后,通过第二级沉淀分池的过滤网流向第三级沉淀分池,废液在第三级沉淀分池沉淀后,通过第三级沉淀分池的过滤网流向废液储缸;
S3:废液调整,在废液储缸内添加酸性溶液,使废液的PH值为2~4,废液的温度为20~35℃,废液中铜离子的浓度为20~60g/l;
S4:电解,电解时电解液的流量为0.8~1.5m3/h,电解池中阴极电流密度范围为100~2000A/m3,电解池中阳极电流密度范围为10~200 A/m3,电解后的溶液经过滤网过滤后,送入射流器;
S5:再生利用,射流器将电解后的溶液射流到再生混合池中,经过再生混合池的沉淀和过滤,送入蚀刻缸中进行循环利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蚀刻液循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数据采集和数据监控的方法:
S6:PH值检测器、温度传感器、浓度检测器和液面高度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递给主控中心,主控中心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废液的温度、铜离子浓度、PH值以及废液在池中的液面高度;
S7:若采集到的数据与设定的数据范围有偏差,则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数据偏差,并报警,工作人员通过显示屏显示的数据偏差进行相应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遂宁市广天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遂宁市广天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737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