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47124.1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5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先华;何志远;张艳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谭昌驰;韩芳 |
地址: | 610303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处理 系统 及其 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设备及工艺,具体来讲,涉及一种综合水处理系统以及一种综合水处理工艺,尤其适用于冶金用水的综合处理系统和工艺。
背景技术
通常,冶金企业(例如,钢铁企业)属于高耗能、高耗水的行业,生产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新水,但是鉴于企业水源的水质限制(例如,存在藻类、悬浮物等,特别是随季节的变换而产生的水质变化),一般需要对水质进行初步的处理,才能将水源中的水送往各用水单位进行使用。
另外,冶金企业耗费大量的新水,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废水,例如,以钢铁企业为例,其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氧化铁皮等沉淀以及其他悬浮物,还含有大量的油类,同时还具有高温的特点。通常需要对废水进行循环利用,这样可以减少企业的补充水量,而且可以节约水资源,同时可以避免可能的水污染事故。
另外,传统的冶金企业(例如,钢铁企业)通常对新水和废水分别处理,并且相关装置分开布置,这造成了生产协同方面的诸多不便,而且增加了厂房及相关构筑物的占地面积,也造成了管理上困难,不符合集约化的管理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中的至少一项。
例如,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含有悬浮物的原水和高温、含固体杂质和油污的浊水(例如,冶金用的原水和浊水)进行有效地综合处理的水处理系统。优选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具有在线检修和清污功能和/或具有应对应急来水功能的综合水处理系统。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综合水处理系统。所述综合水处理系统包括净水系统、浊循环系统和事故水调节单元,其中,所述净水系统包括通过第一管道顺序连接的水源、斜管沉降装置、平流沉降装置和净水用户;所述浊循环系统包括通过第二管道顺序连接的旋流沉降装置、化学除油装置、热水存储装置、冷水存储装置和用水生产线,所述浊循环系统还包括与热水存储装置和冷水存储装置并列设置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具有与热水存储装置连接的进水口和与冷水存储装置连接的出水口;所述事故水调节单元包括事故水存储装置、进水管路、出水管路和水泵,其中,所述进水管路将事故水存储装置与净水系统和/或浊循环系统连通以接纳来自净水系统和/或浊循环系统中的应急来水,所述出水管路将事故水存储装置与净水系统和/或浊循环系统连通,并且净水系统和/或浊循环系统与出水管路连通的位置位于净水系统和/或浊循环系统与进水管路连通的位置下游,所述进水管路包括与第二管道的位于化学除油装置与热水存储装置之间的管道连通的第一热水进入支路和/或与第二管道的位于热水存储装置和冷却装置之间的管道连通的第二热水进入支路,所述水泵设置在出水管路上。
在本发明的综合水处理系统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路还可包括汇合管以及第一常温水进入支路和/或第二常温水进入支路,第一常温水进入支路的进水端与第一管道的位于斜管沉降装置和平流沉降装置之间的管道连通,第二常温水进入支路的进水端与第一管道的位于平流沉降装置之后的管道连通;所述第一常温水进入支路、第二常温水进入支路、第一热水进入支路和第二热水进入支路上都设置有一个进水阀门,所述汇合管的一端与第一常温水进入支路的出水端和/或第二常温水进入支路的出水端连通,并且汇合管的所述一端还与第一热水进入支路的出水端和/或第二热水进入支路的出水端连通,汇合管的另一端用于向事故水存储装置供水。
在本发明的综合水处理系统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路还可包括热水喷洒管路,所述热水喷洒管路接纳第一热水进入支路和/或第二热水进入支路的热水并将热水喷洒至事故水存储装置。优选地,所述热水喷洒管路可包括喷洒管路本体以及设置在该喷洒管路本体上的喷水孔。例如,所述喷水孔可具有沿水平方向斜向上的喷水方向。
在本发明的综合水处理系统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事故水调节单元还可包括设置在第一热水进入支路和/或第二热水进入支路的热水泵。
在本发明的综合水处理系统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路还可包括多个进水支路中的一个或两个以上,其中,所述多个进水支路包括:与第一管道的位于水源和斜管沉降装置之间的管道连通的第一进水支路;与第一管道的位于斜管沉降装置和平流沉降装置之间的管道连通的第二进水支路;与第二管道的位于旋流沉降装置上游的管道连通的第三进水支路;与第二管道的位于旋流沉降装置与化学除油装置之间的管道连通的第四进水支路;并且,所述第一进水支路、第二进水支路、第三进水支路、第四进水支路、第一热水进入支路和第二热水进入支路上都设置有一个进水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71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