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野营炉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47110.X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4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蒋立维;彭继东;黄晓斌;张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风伦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16 | 分类号: | F24C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610046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野营 | ||
1.一种野营炉,包括炉头(1)、炉身(2)和支撑架(4),所述炉身(1)包括外筒(23)和设置在所述外筒(23)内部的燃烧筒(2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23)为套设在所述燃烧筒(21)外部的封闭式外筒,且所述外筒(23)的底部还设置有与所述外筒(23)的内腔连通的强制供风总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营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贴附在所述外筒(23)外壁上的外部装饰筒(22),所述外部装饰筒(22)与所述强制供风总成的对应位置设置有进风孔(25),且所述强制供风总成包括:
固连于所述外部装饰筒(22)底端的底板(35);
设置于所述底板(35)上且与所述底板(35)构成安装腔体的扣合板(31),所述扣合板(31)上设置有进风口;
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体内部的涡轮风扇(34);
与所述安装腔体相通且用于将空气导向所述外筒(23)的内腔的导风管(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野营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风管(33)上且贴附在所述外筒(23)底部的隔热层(3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野营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风扇(34)的电源线上设置有USB接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野营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装饰筒(22)上与燃烧筒(21)对应的位置还开设有多个散热孔(2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营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筒(23)与所述燃烧筒(21)之间且侧壁上开设通孔的绕流筒(24),所述绕流筒(24)的底部封闭且所述绕流筒(24)的底端高于所述外筒(23)的底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营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1)包括用于与所述炉身(2)配合的上盖(14)、与所述上盖(14)相连的防风聚火罩(13)以及设置于所述防风罩(13)上的锅架,且所述上盖(14)中部设置有与所述燃烧筒(21)入口相通的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野营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风聚火罩(13)为锥台形,所述防风聚火罩(13)的大端与所述上盖(14)相连,且所述防风聚火罩(13)上还开设有填料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野营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架为鹤嘴式锅架,且所述鹤嘴式锅架包括:
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防风聚火罩(13)内部,另一端翻折至所述防风聚火罩(13)外部的支撑腿(11);
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腿(11)翻折出所述防风聚火罩(13)一端的鹤嘴支撑块(12),且所述鹤嘴支撑块(12)用于与锅体接触的一面上还设置有防滑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营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4)为可折叠式三角支撑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风伦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风伦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711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