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1-丁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Bmim][Oac]二氧化碳吸收剂的粘度控制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746383.2 申请日: 2013-12-27
公开(公告)号: CN103736382B 公开(公告)日: 2017-01-11
发明(设计)人: 朱德臣;徐齐胜;方梦祥;廖宏楷;湛志钢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B01D53/78 分类号: B01D53/78;B01D53/62
代理公司: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4 代理人: 周克佑
地址: 510080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丁基 甲基 咪唑 醋酸 bmim oac 二氧化碳 吸收剂 粘度 控制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二氧化碳捕集与分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捕集或分离二氧化碳的1-丁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Bmim][Oac]离子液体二氧化碳吸收剂的粘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CO2捕集、利用及储存(CCUS)技术是应对全球温室效应和极端气候现象的有效手段。根据我国国情,燃煤电厂是CO2排放的重点固定排放源。针对燃煤电厂具有烟气流量大、CO2分压低、烟气成分复杂的特点,对比技术方法的成熟性、经济性和适用性,化学吸收法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为了解决现阶段化学吸收工艺能耗过高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展开新型吸收剂的开发工作。

离子液体具有CO2溶解度高、挥发性低、液态范围宽、腐蚀性低等优势,是有望取代有机胺吸收剂的一种新型绿色吸收剂。相关研究表明,1-丁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Bmim][Oac]基准的CO2吸收剂在同等实验工况下,其CO2吸收性能与30%乙醇胺MEA水溶液相近,而再生能耗仅为30%乙醇胺MEA水溶液的三分之一。尽管已报道的若干离子液体基准吸收剂在吸收再生性能方面的优越性得到广泛的认可,吸收剂的高粘度仍增加了研究者及工业管理者的疑虑,从而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吸收剂的推广应用。合理控制吸收剂粘度是推动离子液体基准吸收剂发展应用的根本要求。

粘度是影响CO2捕集工艺流程设计的一项重要热物理属性,它对工艺过程中的搅拌、喷淋、泵输、相变层界定等操作均有影响,尤其会对传质传热设备内吸收剂的流动及传质形成影响,从而导致若干伴随问题的产生。不同的CO2捕集工艺过程、同一工艺过程中的不同操作阶段,对粘度范围的要求不同。一般而言,吸收塔设备中,离子液体基准吸收剂粘度值接近于有机液胺粘度值时被认为是合理的。然而,对支撑性离子液体膜吸收而言,离子液体基准吸收剂的高粘度则是可利用的突出优势。对于传统化学吸收碳捕集工艺过程而言,吸收剂存在常温储存、低温输运、塔内低温流动传质、中温萃取和高温再生等阶段,不同阶段的温度和粘度要求均不同。可见,离子液体基准吸收剂的优化粘度取决于不同的碳捕集工艺以及同一碳捕集工艺中的不同状态阶段。

目前,已开展的离子液体基准吸收剂粘度控制研究数量较少,深度上也存在一定欠缺。尚未检索到相关的国内专利,尤其对基于[Bmim][Oac]的二氧化碳吸收剂的粘度控制也未发现相关报道。日本东北大学Daisuke Tomida等报道了温度20~80℃、压力10MPa实验条件下,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硼酸盐[Bmim][PF6]、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1-已基-3-甲基咪唑六氟硼酸盐[Hmim][PF6]和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硼酸盐[Omim][PF6]四种离子液体在不同CO2负荷下的粘度变化;美国堪萨斯大学的Azita Ahosseini等研究了25℃、50℃和70℃三种温度下1-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盐[Emim][Tf2N]、1-己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盐[Hmim][Tf2N]和1,3-二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盐[Dmim][Tf2N]三种离子液体在不同压力和CO2负荷下的粘度变化;葡萄牙里斯本大学的Mohammad Tariq测试了温度5~120℃实验条件下,1-链烷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盐[Cnmim][Tf2N]系列离子液体粘度随碳链长度的变化情况;浙江大学Qiwei Yang等实验研究了1-丁基-甲基咪唑氯酸盐[C4mim]Cl离子液体与分子液体水、甲醇、乙醇、乙腈和二甲基甲酰胺DMF等二元混合体系在20℃、30℃和35℃下的粘度变化;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的Afshin Ahmady等研究了N2O在N-甲基二乙醇胺MDEA和1-丁基-3-甲基四硼氟酸盐[Bmim][BF4]二元混合体系中的粘度、密度、物理溶解和扩散性等方面的热物理特性用以关联预测碳捕集过程的物性数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63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