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网络内提供短信服务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45965.9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9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郑宗佑;郭世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14 | 分类号: | H04W4/14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提供 短信 服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网络内提供短信服务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在网络内提供短信服务并提高短信传送成功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一移动网络内,使用者可以用短信服务(short message service,SMS)来传送数据(大多是文字信息)给其它使用者。短信的传送可在第二代(second generation,2G)、第三代(third generation,3G)或第四代(fourth generation,4G)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等的分组交换(packet-switched,PS)域或电路交换(circuit-switched,CS)域进行。这些短信可为传送至单一基站的指定使用者信息,或传送至多个基站的广播信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制定的规范TS24.011定义了移动无线接口所支持的短信功能。在分组交换域或电路交换域内,传送短信的尝试会因为许多原因被拒绝,因此如何提高传送短信的成功率是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一网络内提供短信服务的方法,以提高传送短信的成功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一种在一网络内提供短信服务的方法,其包括:在所述网络的一分组交换域或一电路交换域内,一第一装置传送一短信至一第二装置;以及当所述第一装置在所述分组交换域内传送所述短信的一第一尝试因为一第一网络相关原因被拒绝时,所述第一装置在所述电路交换域内重新传送所述短信至所述第二装置。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网络内提供短信服务的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10~300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的流程图说明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一种在网络内提供短信服务的方法。网络内可包括多个移动装置,可在网络的分组交换域或电路交换域内建立数据链路,使得一发送端装置能将将短信传送至一接收端装置。图1的流程图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10:选择短信传送方式:若选择分组交换域,执行步骤120;若选择电路交换域,执行步骤220;
步骤120:发送端装置在分组交换域内将短信传送至接收端装置,执行步骤130;
步骤130:判断在分组交换域内是否能成功发送短信:若是,执行步骤300;若否,执行步骤140;
步骤140:在分组交换域内传送短信的尝试被拒绝时,判断是否接收到一第一网络相关原因:若是,执行步骤150;若否,执行步骤290;
步骤150:发送端装置在电路交换域内将短信重新传送至接收端装置,执行步骤160;
步骤160:判断在电路交换域内是否能成功发送短信:若是,执行步骤300;若否,执行步骤290;
步骤220:发送端装置在电路交换域内将短信传送至接收端装置,执行步骤230;
步骤230:判断在电路交换域内是否能成功发送短信:若是,执行步骤300;若否,执行步骤290;
步骤290:放弃传输短信,执行步骤300;
步骤300:结束短信服务。
本发明图1所示的方法可应用在同时支持分组交换技术和电路交换技术的任何网络上,网络类型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畴。
在网络的电路交换域内,在数据传输前会先在一传送端节点和一接收端节点之间建立一实体电路。此实体电路专属于目前传输,且在传输期间会持续维持。在目前传输结束后,网络会释出实体电路给其它传输。
在网络的分组交换域内,信息会先被分割为多个较小信息包,再从传送端节点透过中间节点传送至接收端节点。分组交换技术在节点之间会设定特定数目的专属连结,每一专属连结具有特定位率和延迟时间。不同通讯协议会使用不同类型的信息包,可在接收端节点以相对应方式加以读取。
在步骤110中首先会选择短信传送方式:若选择分组交换域,步骤120中发送端装置会在分组交换域内将短信传送至接收端装置;若选择电路交换域,步骤220中发送端装置会在电路交换域内将短信传送至接收端装置。发送端装置在特定时间所使用的特定无线接入技术和短信传送方式相关于网络讯号强弱、发送端装置支持的通讯类型或使用者偏好等,因此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59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