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振支座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45935.8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5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甫;刘帅;葛庆子;翁大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1/36 | 分类号: | E04B1/36;E04B1/9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结构工程领域,涉及一种隔振支座。
背景技术
建筑结构中常常会用到摩擦摆支座。摩擦摆支座不仅能够将架设于其上的上部建筑结构的载荷传递给位于其下的下部建筑结构,还能够抑制整个建筑结构的地震振动或楼层振动等类型的振动,以防止建筑结构整体在发生较大振动时产生损坏。
常用的摩擦摆支座主要由上滑移钢板、下滑移钢板以及位于上滑移钢板和下滑移钢板之间的滑块组成。上滑移钢板和下滑移钢板挟持着滑块,为滑块提供滑动的轨道。当发生地震振动等类型的振动时,上滑移钢板在滑块的作用相对于下滑移钢板产生移动,然后在上滑移钢板以上结构的重力和曲面的作用下又发生复位,这样在振动过程中,上滑移钢板相对于下滑移钢板所发生的周而复始的移动和复位便达到隔振的效果。
然而,当振动结束后,由于使得上滑移钢板和下滑移钢板复位的力可能无法克服它们所受到的摩擦力,导致上滑移钢板和下滑移钢板可能无法回复到至安装时的初始位置,从而留有一定的残余位移,这会对建筑结构的整体结构产生影响,不利用振动后建筑结构的使用,也会影响到摩擦摆支座对下次振动的缓冲效果,还可能会对震后生产和生活的恢复也产生不利的影响。
由于被摩擦摆支座支承的上部建筑结构的质量很大,因此将上滑移钢板、下滑移钢板直接复位非常困难,需要进行大面积的施工和同时使用多种机械,因此不仅难于实现,而且费时费力,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振支座,用于解决安装在建筑结构上的摩擦摆支座在振动后留有残余位移而不易复位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隔振支座,包括:摩擦摆支座以及对摩擦摆支座的下曲面板的位置进行调节的调位件,调位件具有底板、设置在下曲面板和底板之间并且用于为下曲面板提供滑动界面的低摩擦板、围绕着在底板的边缘上并且将低摩擦板限制在其内的一圈凸墙以及分别设置在凸墙上并且利用凸墙的反力抵接在下曲面板上的偶数个调位螺栓。
上述隔振支座还包括:位于摩擦摆支座的上曲面板的上方的上部预埋钢板;以及位于上部预埋钢板上方的上部基座,上曲面板通过高强螺栓固定在上部预埋钢板上,上部预埋钢板通过多个上预埋件固定在上部基座上。
上述隔振支座还包括:位于底板的下方的下部基座,底板通过多个下预埋件固定在下部基座上。
在上述隔振支座中,低摩擦板为聚四氟乙烯板,摩擦系数可以为0.01~0.06。进一步地,摩擦系数优选为0.01。
在上述隔振支座中,凸墙和底板的纵截面为凹形。
在上述隔振支座中,底板为正方形,凸墙所围成的形状为正方形。
在上述隔振支座中,偶数个调位螺栓平均分布在凸墙上。进一步地,调位螺栓优选为十二个并且均为高强螺栓。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根据本发明的隔振支座,因为当摩擦摆支座的下曲面板在振动后或者施工过程中发生残余位移时,通过拆除上部预埋钢板上方的素混凝土,使上部预埋钢板的垂向压力减少,并调节调位件的凸墙上呈对向设置的调位螺栓的间距便能使得下曲面板在低摩擦板上发生滑动,从而实现对下曲面板位置的调节,所以在无需进行大面积施工和安装千斤顶的情况下即可对位于该隔振支座中间的摩擦摆支座进行复位,有效解决了目前的摩擦摆支座在振动后不易消除残余位移的问题,取得了省时省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隔振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隔振支座的上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隔振支座的下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上部基座1、上预埋件2、高强螺栓3、滑块4、下预埋件5、低摩擦板6、上部预埋钢板7、上曲面板8、下曲面板9、调位螺栓10、下部调位预埋钢板11、下部基座12、螺栓孔13、通孔14、隔振支座100、上半部分101、下半部分10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隔振支座100用于为位于其上的建筑物的主结构体提供支承和隔振的功能,包括上半部分、摩擦摆支座和下半部分。
如图1和图2所示,隔振支座100的上半部分101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部基座1和上部预埋钢板7。上部基座1位于隔振支座100的最上端,通过多个上预埋件2和上部预埋钢板7固定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59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管改向杆
- 下一篇:一种深基坑污水管下穿石油管道施工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