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激光发光模组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745840.6 | 申请日: | 2013-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7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东宇 |
| 主分类号: | F21V19/02 | 分类号: | F21V19/02;F21V2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激光 发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组件,特别是一种利用光学可变焦镜头组改变红外线激光特性,达到不可视光源的光斑大小变焦方式。
背景技术
目前,850nm面射型激光特点,采用发射光,具有同方向指向性,光束的发散角小且能量集中,接近于理想平行光,因此限制了光源应用的范围。
传统LED光源,不仅功耗大且照明光无法投射至远处,光源呈发散性更无法有效利用於远距离,也由于激光的发光特性造成光束过于集中,光斑照射面积范围过于狭小,应用在不可视光照明的领域中则因此受限。目前现有解决方案中曾利用菲涅耳(Fresnel)透镜系统做二次光学变焦,但需继续增大其范围时,仅能以拼接两个以上的元件方可达成。另使用机械变焦方式,则容易出现光斑变焦过程接续上出现分段明显不流畅的情况。采用目前变焦镜头无极变焦的原理利用激光的高穿透性和直线性在利用变焦镜头的搭配完成光斑变焦,与之前菲涅耳(Fresnel)透镜的定焦距不同,变焦距镜头并不是依靠快速更换来菲涅耳(Fresnel)透镜实现光斑焦距变换的,而是通过推拉或旋转镜头的变焦环来实现镜头焦距变换的,在镜头变焦范围内,焦距可无级变换,即变焦范围内的任何焦距都能用,这就为实现不可视光照明的多样化创造了条件。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外激光发光模组,以目前产业技术,制作成本确是与LED相差无几,更有效解决亮度差、照明距离近、体积大、产品寿命短,并补足了80-300米之间的补光市场空白。因此,本发明能取代LED红外灯,成为最佳光源主导产品,除了实现24小时连续监控外,更具有照明距离远、使用寿命长,夜视成像效果好,隐蔽性高,彻底解决夜视照明难题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公安、司法、银行、监狱、油田、工程建设、森林、海事、海关、港口、铁路、机场、边防、军队、道路、厂房、小区、广场、仓库等夜视监控场所。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红外激光发光模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固定于固定架上,所述主体包含光学镜头组、镜头座,在光学可变焦模组入光处设有激光(VCSEL)发光模组,所述激光(VCSEL)发光模组一侧固定在固定架上,为发光源垂直入光处,另一侧与散热鳍片的内端面相连,散热鳍片外端面上设有光源驱动板,所述激光(VCSEL)发光模组与光学镜头组、镜头座的焦距设在同一轴线上。
本发明所述激光发光模组包含850nm面射型激光芯片,所述芯片按半导体5630封装方式封装。所述光学镜头组可通过移动镜头内部镜片来改变焦点位置,改变镜头焦距的长短,并可改变镜头视角大小,从而实现影像的放大缩小。所述发光源为850nm红外激光光源。所述发光源发光频谱半高宽为<1nm。所述激光(VCSEL)发光模组包含一个或多个面射型激光芯片。所述固定架采用铝基板。所述光学镜头组镜头具有一组凸透镜片,移动内部镜片来改变焦距位置; 所述光学镜头组为一体结构组成;所述光学镜头组材料为光学玻璃,具有可调整焦距部件,并保持焦点在同一轴线上变化。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变焦镜头在不改变照射距离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变动焦距来改变光斑范围,因此非常有利于公共场所的监控和应用。由于一个变焦组件可以兼担当起若干个定焦组件的作用,架构设备时不仅减少了架构的数量,也节省了更换时间和成本上的支出。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光学镜头组 2、镜头座 3、固定架 4、激光发光模组 5、散热鳍片 6、光源驱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红外激光发光模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固定于固定架3上,所述主体包含光学镜头组1、镜头座2,在光学可变焦模组入光处设有激光(VCSEL)发光模组4,所述激光(VCSEL)发光模组4一侧固定在固定架3上,为发光源垂直入光处,另一侧与散热鳍片5的内端面相连,散热鳍片5外端面上设有光源驱动板6,所述激光(VCSEL)发光模组4与光学镜头组1、镜头座2的焦距设在同一轴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东宇,未经王东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58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抛丸用钢丸的筛分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抛射式除锈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