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心肌炎的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45650.4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5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刘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翠玲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8 | 分类号: | A61K36/8888;A61P9/0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周兆阳 |
地址: | 5350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心肌炎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心肌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心肌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的炎症性病变。多种因素如感染、物理和化学因素均可引起心肌炎,所造成的心肌损害的轻重程度差别很大,临床表现各异,轻症患者无任何症状,而重症患者可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可获得痊愈,有些患者在急性期之后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改变,可反复发生心力衰竭。目前治疗心肌炎的药物很多,例如公开号为:CN101095885、名称为《一种治疗心肌炎的中药》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它涉及一种治疗心脏疾病的中药。该治疗心肌炎的中药由黄芪、党参、麦冬、熟地黄、茯神、蒲公英、石膏、半夏、浙贝母、黄芩、淡竹叶、当归、远志、胆南星、白豆蔻、石菖蒲、甘草组成。本发明治疗心肌炎的中药标本兼治,具有补气补血,滋阴清热,养心安神、祛邪扶正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因心肌炎引起的心悸气短、心脉失常、胸闷乏力、自汗、肢倦神疲、心前区疼痛及心动悸、脉结代。患者服用本发明药物4~12周后治疗效果理想,心肌炎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总有效率为99%,治愈率高于95%,复发率低。但该药物的配伍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配伍较为简单、安全可靠、治疗效果好的治疗心肌炎的中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治疗心肌炎的中药,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丹参20~35、红花10~20、生地7~16、五味子14~22、半夏10~22、陈皮9~16、桂枝10~20、胆南星5~12、葛根7~14、木香8~14、前胡5~10。
各原料的优选重量配比为:
丹参24~30、红花12~18、生地9~14、五味子16~20、半夏13~20、陈皮11~15、桂枝12~18、胆南星6~9、葛根9~12、木香9~12、前胡6~9。
各原料的最佳重量配比为:
丹参26、红花16、生地12、五味子18、半夏17、陈皮13、桂枝16、胆南星8、葛根10、木香10、前胡7。
本发明治疗心肌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丹参、红花、生地、五味子、半夏、陈皮、桂枝、胆南星、葛根、木香、前胡,加入8~12倍原料重量的水煎煮,水沸后文火煮50~80分钟,滤出药液,即得。
本发明治疗心肌炎的中药的服用方法为:口服,每日2次,每次服300~400克。
本发明治疗心肌炎的中药以丹参为主药,搭配其它辅药,它们相互影响,协同作用,从而起到很好的益气养阴、安神定悸、活血化瘀功效,对心肌炎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其安全无副作用,制备方法简单,服用也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以下各实施例中所述份数为重量份。
实施例1
药物重量配比:
丹参20份、红花10份、生地7份、五味子14份、半夏10份、陈皮9份、桂枝10份、胆南星5份、葛根7份、木香8份、前胡5份。
制备方法:
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加入8倍原料重量的水煎煮,水沸后文火煮50分钟,滤出药液,即得。
实施例2
药物重量配比:
丹参35份、红花20份、生地16份、五味子22份、半夏22份、陈皮16份、桂枝20份、胆南星12份、葛根14份、木香14份、前胡10份。
制备方法:
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加入10倍原料重量的水煎煮,水沸后文火煮65分钟,滤出药液,即得。
实施例3
药物重量配比:
丹参26份、红花16份、生地12份、五味子18份、半夏17份、陈皮13份、桂枝16份、胆南星8份、葛根10份、木香10份、前胡7份。
制备方法:
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加入12倍原料重量的水煎煮,水沸后文火煮80分钟,滤出药液,即得。
实验例:
以下通过实验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治疗心肌炎的中药的有益效果。
1、实验人群:
分为A、B两个实验组:
A组:心肌炎女性患者67例;年龄20~45岁。
B组:心肌炎男性患者79例;年龄20~40岁。
2、药物服用方法:
口服本发明实施例3制得的治疗心肌炎的中药每天2次,每次服400克,连服45天。
3、疗效评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翠玲,未经刘翠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56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