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逆作法下基坑间分隔墙拆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45521.5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6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戴中剑;顾阳华;李涛;张捷;邱晨斌;柯辰良;钱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E02D1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法 基坑 隔墙 拆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逆作法下基坑间分隔墙拆除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地下结构也向多元化结构发展,半逆作法技术得到越来越多工程的采用,配合不同使用功能需求,多基坑连通设计给地下工程施工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目前,相邻基坑地下结构施工需要达到结构连通的施工方案都是两个基坑各自施工完成地下结构,两者之间的分隔墙因逆作法技术支撑需要,无法在两基坑结构施工时同步拆除,故分隔墙必须保留在两基坑结构之间,最后通过机械进入地下结构内部凿除。如此施工方法无疑增加了施工难度,主要表现在:1.封堵围护凿除时产生的砼块运出地下室极为困难,一般需要经过几次驳运至结构预留洞口;2.使用拆除两大主要机械,一是破碎机极容易对已施工结构造成伤害,施工噪声大、粉尘污染严重。二是机械切割拆除虽然能够保护结构完好,但是成本较大,工期较慢,无法达到很好的经济效益,因此也不被广泛采用。即使是用切割拆除后,也需要破碎机破碎后才能运出地下室,同样具有极容易对已施工结构造成伤害,施工噪声大、粉尘污染严重的缺陷。3.夹于两基坑结构之间的分隔围护墙需要从结构之间挖出,只能够通过人工凿除,无法使用其他高效率拆除机械工具,因此施工效率低下,操作面受到限制大。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分隔墙拆除难度、确保地下工程结构的施工质量,并且具有节约资源,低碳施工的社会效益的半逆作法下基坑间分隔墙拆除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逆作法下基坑间分隔墙拆除方法,显著提高分隔墙拆除效率,确保地下工程结构的施工质量,并且具有节约资源,低碳施工的社会效益。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半逆作法下基坑间分隔墙拆除方法,用于将位于先施工基坑结构和后施工基坑结构之间的分隔墙拆除,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先行施工先施工基坑结构,后施工基坑土方开挖完成后,从底板结构一直向上回筑结构,自底板结构起每层后施工基坑结构板与所述分隔墙之间留设由下至上贯通的后浇带空间;
第二步,由下至上将所述分隔墙切割成便于吊运的砼块,并使用起重吊机将所述砼块直接从后施工基坑的后浇带空间内吊出。
优选的,所述后浇带空间的宽度比所述分隔墙的宽度大200-400毫米。
优选的,在所述第二步中,采用机械排桩引孔机将所述分隔墙切割成便于吊运的砼块。
本发明提供的半逆作法下基坑间分隔墙拆除方法,在后施工基坑的结构内距离需要拆除的分隔围护一定距离处设置一条由下至上的整体后浇带空间,即设置后浇带空间处需要断开后施工基坑结构的结构板、结构梁甚至结构柱,通过设置所述后浇带空间可以使得分隔墙拆除更加方便,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节约资源,具有低碳施工优点。与传统的半逆作法下基坑间的分隔墙拆除方法相比,具有操作方便、工序简化、可靠性、实施性高的特点。此外,由于设置有后浇带空间,分隔墙只需要切割就可以直接吊离后施工基坑,而不需要进行破碎机破碎,因此不会出现对已施工结构伤害大、施工噪声大以及粉尘污染严重的问题,具有保护环境、绿色环保的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半逆作法下基坑间分隔墙拆除方法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半逆作法下基坑间分隔墙拆除方法第一步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纵剖面);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半逆作法下基坑间分隔墙拆除方法第一步完成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横剖面);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半逆作法下基坑间分隔墙拆除方法第二步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纵剖面);
图4是采用本发明一实施例对分隔墙拆除后进行后浇带结构浇筑的结构示意图(纵剖面);
图中,1、先施工基坑结构板;2、分隔墙;3、后浇带施工缝;4、后施工基坑结构板;5、分隔墙拆除分割线;6、后浇带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发明的半逆作法下基坑间分隔墙拆除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半逆作法下基坑间分隔墙拆除方法,用于将位于先施工基坑结构和后施工基坑结构之间的分隔墙2拆除,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先行施工先施工基坑结构;后施工基坑土方开挖完成后,从底板结构一直向上回筑结构,自底板结构起每层后施工基坑结构板4与所述分隔墙2之间留设由下至上贯通的后浇带空间,如图1和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55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抗风底座的LED太阳能车辆三角警告牌
- 下一篇:经编防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