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45348.9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5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朱纪洪;司宾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P21/00 | 分类号: | H02P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1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步电机 数学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属于电机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对电机进行控制,需要电机的数学模型,通常采用两种数学模型,一种是电压平衡方程的数学模型,其在物理概念清晰能够很好的描述整个电机,但不便于控制器设计,缺乏电机整体数学模型和各相数学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使得各相与整个电机之间的物理概念不清楚,不能突出各相绕组的物理意义,故不利于编写各相绕组的实际控制程序。另一种是传递函数模型,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物理概念清晰、运算实时性高的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其特征在于,含有:N个相电压到转矩的变换支路、一个转矩合成器、一个加速度比例环节、一个加速度积分器、一个速度积分环节和N个反电动势反馈支路,N代表同步电机的相数;其中:
相电压到转矩的变换支路包括一个减法器、一个惯性环节、一个比例环节和一个旋转变换器;所述减法器实现控制相电压与各相反电动势的相减运算,得到产生相电流的电压差;所述惯性环节由电机的相电感L和电阻R确定,其数学表达式为:上述电压差经过所述惯性环节后,得到相电流iX,下标X代表电机各相绕组,可取1、2、...、N;所述比例环节由电机的转矩常数确定,记为CM,所述相电流经过所述比例环节后,得到每相转矩幅值TX=CM iX;所述旋转变换器为包含电机转子位置角θ和各相与第一相的相位差φX-1的正弦函数,其数学表达式为sin(θ+φX-1),所述每相转矩幅值经过所述旋转变换器后,求得每相实时转矩TX=CM iX sin(θ+φX-1);
所述转矩合成器将所述各相实时转矩进行综合,输出电机的总转矩
所述加速度比例环节由电机转子惯量的倒数确定,其数学表达式为上述总转矩经过该加速度比例环节后,产生电机转子的角加速度α;
上述角加速度经过加速度积分环节后,得到电机转子角速度ω;
上述电机转子角速度经过速度积分环节后,得到电机转子位置角θ,并将其实时反馈给转矩旋转变换器和转速旋转变换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53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