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厌氧三相分离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744776.X | 申请日: | 2013-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9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 发明(设计)人: | 刘汝萃;李国新;李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禹王生态食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刘立国 |
| 地址: | 251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相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相分离器,更准确地说,涉及一种厌氧反应器中的三相分离器。
背景技术
IC(internal circulation)厌氧反应器属于第三代高效厌氧反应器,它因为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少、启动泥量少、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优点成为各行业关注的焦点。大豆分离蛋白行业也都纷纷将旧设备更换成IC反应器,其中,核心设备布水系统和三相分离器是运行好坏的关键。
由于大豆蛋白独特的水质,近年来各蛋白生产企业IC罐的运行寿命都比较短,罐顶出水带泥,每年都需要补加大量颗粒污泥以维持运行。
对于IC处理大豆蛋白废水工艺,由于豆清水的pH值在3.8-4.5之间,属于强酸性,所以一般采用罐顶出水回流至罐底部的方法,一方面中和进水pH值,使进水pH值达到甲烷菌适宜的6.5-7.5之间;另一方面是降低罐底污泥的COD负荷浓度,有利于污泥的颗粒化,防止污泥解体。罐内结构为三项分离器分为上下两层,罐内壁焊接上下2层宽度1米的裙板,罐中心竖立2根立柱,在裙板和立柱之间用H钢制作底梁,将三项分离器模块放置在底梁上后,再用H钢做压梁压住模块间隙,上下2层钢架将三项分离器固定在裙板之上,水透过三项分离器到好氧工段处理,污泥则回到三项分离器下面继续参与分解反应,这是目前很普遍的工艺。
但是目前三相分离器和裙板交接处是铁板对模块边框,铁板和铁板垂直压紧,面积又大,很难保证没有缝隙,所以常出现的问题是从三相分离器和裙板的压梁处漏气,沼气带着污泥从泄压口喷涌,污泥流失较大,好氧运行压力倍增。而且裙板底部宽度1米的圆环成为反应区纵向的死角,沼气无法穿透就从内侧接口处喷涌而上,沼气无法收集泄压导致大量絮状 污泥随着沼气从裙板内边缘处的三相分离器夹缝冒出,导致罐顶外圈黑,内圈出水清澈,外圈成为黑色絮状污泥漂浮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厌氧三相分离器。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厌氧三相分离器,包括罐壁和集气罩,所述集气罩整体形状和罐壁相配,并直接焊接在管壁上。
所述集气罩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集气罩和下层集气罩错开布置。
所述上层集气罩和下层集气罩错开90°。
本发明的三相分离器,将裙板去掉,将直接集气罩直接焊接在罐壁上,这样的结构使得整个厌氧罐纵向无阻碍,水、沼气和污泥无阻碍,并且上下受力均匀,罐顶出水清澈无絮状污泥带,可以减少污泥的流失。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三相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上层集气罩的剖面图。
图3示出了下层集气罩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取得的技术效果易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厌氧三相分离器,包括罐壁10和集气罩,所述集气罩整体形状和罐壁相配,并直接焊接在管壁10上。
三相分离器的制作和传统的三相分离器相同,在安装的时候不再焊制裙板搁置,而是将直接集气罩直接焊接在罐壁上,这样的结构使得整个厌氧罐纵向无阻碍,水、沼气和污泥无阻碍,并且上下受力均匀,罐顶出水 清澈无絮状污泥带,可以减少污泥的流失。
本发明三相分离器的集气罩分为上下两层,记为上层集气罩8、下层集气罩6,上层集气罩8和下层集气罩6错开一定的角度布置。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层集气罩8和下层集气罩6错开90°布置。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是,每层集气罩也可以是交错布置的,例如将每层平分为四等份,相邻两个集气罩呈正交布置。
本发明的集气罩,打破传统的全部东西方向或南北方向一致排布,上下两层错开布置,有效解决了原有集气罩平行布置导致跑泥漏汽的问题;参考图2、图3,能够有效避免污泥从三相分离器中流失,交错运行使得密封性大大提高,提高了沼气的收集率,最大限度的回收沼气能量,阻止污泥上浮逃逸。
本发明三相分离器的集气罩可以为多个,分层布置。
本发明已通过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尽的说明。然而,通过对前文的研读,对各实施方式的变化和增加也是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所显而易见的。申请人的意图是所有这些变化和增加都落在了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中。
相似的编号通篇指代相似的元件。为清晰起见,在附图中可能有将某些线、层、元件、部件或特征放大的情况。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仅为对具体的实施例加以说明,其并非意在对本发明进行限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均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的理解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禹王生态食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禹王生态食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47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