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血管瘤护理药物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42754.X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6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含;臧萍;于义琴;王岩;管淑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玉含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35/00;A61K35/02;A61K35/12;A61K35/37;A61K35/56;A61K35/62;A61K35/5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管瘤 护理 药物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管瘤护理药物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它起源于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发生于口腔额面部的血管瘤占全省血管瘤的60%,其中大多数发生于颜面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粘膜,如舌、唇、口底等组织,少数发生于额骨内或深部组织。血管瘤的治疗一般都是采用西药或手术这些方法,可绝大部分的西药都带有很强的副作用,患者大部分又都是婴儿,副作用对身体的影响就更大了,但带有较大副作用的同事,疗效却不是很高;另外手术治疗的方法,虽然疗效高,可对婴儿进行手术,难度要比成人大很多,所以费用也较贵,手术后还有可能会感染,并且有很高的复发概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疗效显著,不易复发,且无副作用的血管瘤护理药物。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血管瘤护理药物,所述该药为纯中药配方,主要由以下中草药制成:黄芪、党参、丹参、当归、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白术、鸡内金、猪苓、郁金、蛇莓、猫爪草、三七、水蛭、蟾酥、斑庄根、刺五加、姜炭、绢毛菊、败酱草、紫珠叶、鹅喉管、炙甘草、蛇皮、翻白草、荆芥、红花、重楼、金钱草、山楂、杜仲、罗布麻、叠寄生、鬼针草、芦根、龙骨、毛冬青及灯蕊;所述各中草药重量份配比为:黄芪20g、党参10g、丹参10g、当归20g、半枝莲25g、白花蛇舌草35g、白术15g、鸡内金20g、猪苓20g、郁金10g、蛇莓20g、猫爪草36g、三七12g、水蛭5g、蟾酥1g、斑庄根20g、刺五加25g、姜炭10g、绢毛菊12g、败酱草25g、紫珠叶20g、鹅喉管8g、炙甘草15g、蛇皮10g、翻白草15g、荆芥40g、红花30g、重楼18g、金钱草20g、山楂20g、杜仲15g、罗布麻30g、叠寄生15g、鬼针草25g、芦根10g、龙骨7g、毛冬青10g及灯蕊12g。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疗效显著,不易复发,且无副作用的血管瘤护理药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所述血管瘤护理药物的制作过程如下:
A、将蟾酥、蛇皮、龙骨及水蛭研磨成细粉,用600目筛过滤,备用;
B、将党参及丹参中间掏空,把步骤“A”中提取的细粉放入党参和党参的中间,在用醋闷蒸两次,第一次用文火蒸4-6个小时,第二次用武火蒸1个小时;
C、将步骤“B”中闷蒸好的党参及丹参放入蒸馏水中煎煮2个小时,用500目筛过滤,提取药液,备用;
D、将黄芪、当归、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白术、鸡内金、猪苓、郁金、蛇莓、猫爪草、三七、斑庄根、刺五加、姜炭、绢毛菊、败酱草、紫珠叶、鹅喉管、炙甘草、翻白草、荆芥、红花、重楼、金钱草、山楂、杜仲、罗布麻、叠寄生、鬼针草、芦根、毛冬青及灯蕊加水煎煮两次,水量以没过药面为宜,第一次煎煮时间为2-3个小时,第二次煎煮时间为1-2个小时,煎煮好后,静置16个小时,过滤提取药液;
E、将静置16个小时的药液与“C”步骤中提取的药液混合煎煮2次,第一次3个小时,第二次2个小时,用600目筛过滤,提取药液,备用;
F、将“E”步骤所得的药液加入PH调试剂,将PH值调至规定范围,之后装瓶封盖。
本发明一种血管瘤护理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纯中药制备而成,无任何副作用,不易复发,且疗效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本发明的一种血管瘤护理药物,所述该药为纯中药配方,主要由以下中草药制成:黄芪、党参、丹参、当归、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白术、鸡内金、猪苓、郁金、蛇莓、猫爪草、三七、水蛭、蟾酥、斑庄根、刺五加、姜炭、绢毛菊、败酱草、紫珠叶、鹅喉管、炙甘草、蛇皮、翻白草、荆芥、红花、重楼、金钱草、山楂、杜仲、罗布麻、叠寄生、鬼针草、芦根、龙骨、毛冬青及灯蕊;所述各中草药重量份配比为:黄芪20g、党参10g、丹参10g、当归20g、半枝莲25g、白花蛇舌草35g、白术15g、鸡内金20g、猪苓20g、郁金10g、蛇莓20g、猫爪草36g、三七12g、水蛭5g、蟾酥1g、斑庄根20g、刺五加25g、姜炭10g、绢毛菊12g、败酱草25g、紫珠叶20g、鹅喉管8g、炙甘草15g、蛇皮10g、翻白草15g、荆芥40g、红花30g、重楼18g、金钱草20g、山楂20g、杜仲15g、罗布麻30g、叠寄生15g、鬼针草25g、芦根10g、龙骨7g、毛冬青10g及灯蕊12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玉含,未经刘玉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27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