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漆酶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742301.7 申请日: 2013-12-30
公开(公告)号: CN103834621A 公开(公告)日: 2014-06-04
发明(设计)人: 韩燕峰;赵丹;张延威;初华丽;邹晓;梁宗琦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大学
主分类号: C12N9/02 分类号: C12N9/02;C12N11/14;C12R1/645
代理公司: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代理人: 袁庆云
地址: 550025 贵州省***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漆酶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漆酶(Laccase)是一类含铜的多酚氧化酶,不仅存在于漆树的分泌物中,而且广泛地存在于多种植物、昆虫和高等真菌中。漆酶在生物纸浆及其漂白、环境污染治理、生物除污、饲料加工及堆肥、食品工业、新能源、有机合成、生物及免疫检测等方面均有广泛的应用。 

真菌资源丰富,同时产酶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目前用真菌生产漆酶备受关注。最为常用的是液体发酵法生产漆酶,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643706A,于2010年2月10日公开了“一种耐热产漆酶杈戴氏霉菌株及其产漆酶培养方法”,其利用杈戴氏霉GZUIFR-H104.1菌株液体发酵法生产漆酶,其生产的漆酶pH范围较窄,酶活较低,其热稳定性较差。 

固定化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型生物技术,包含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所谓固定化细胞技术,是指利用物理或化学手段将游离的细胞与固态的不溶性载体相结合,使其保持活性并可反复使用的一种技术。该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参加反应的微生物浓度,催化效率高;减少所用微生物数量;微生物被高分子材料包埋,耐环境冲击;产物分离提取容易;操作稳定性好。 

固定化细胞的制备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说,大致可以分成结合法、交联法、包埋法、共固定及吸附法等六大类,吸附法是利用微生物和载体之间的吸附能力,将微生物结合在载体表面,形成微生物-载体复合物。各种有机的和无机的载体都可以用于固定化细胞,包括活性炭、HGC、尼龙网、聚氨酯泡沫、琼脂糖凝胶和多孔陶瓷等。选择一个好的固定化细胞载体是固定化细胞技术的关键,理想的载体应具有与菌丝良好的结合性能,细胞外液清澈,对微生物无毒性、传质性能好、性能稳定、不易被微生物降解、强度高、寿命长和价格低廉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的一种漆酶的pH范围宽、酶活高,能提高漆酶热稳定性的生产漆酶的方法。 

一种生产漆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杈戴氏霉GZUIFR-H104.1真菌菌株接种到PDA培养基上,置于3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7天后,将其孢子用0.01%的吐温-80的无菌水洗下,配制成1× 107/ml的孢子悬浮液;

(2)将5ml孢子悬浮液用微量移液器接种到300ml的三角瓶中装入100ml的产酶培养基中进行液体振荡培养;

(3) 在恒温30-55℃条件下培养48h后,加入灭菌后的0.001-0.002g 活性炭,继续振荡培养5-12d;

(4)收集发酵液,于6000rpm下离心8min,取上清夜即获得粗酶液。

上述一种生产漆酶的方法,其中产酶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g,草酸铵2.56g,K2HPO41g,MgSO0.5g,CuSO4·5H2O 0.01g,维生素B1 0.015g。 

上述一种生产漆酶的方法,其中杈戴氏霉GZUIFR-H104.1,菌株保藏号为:CCTCC M 209119。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及有益效果,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利用活性炭作为载体,利用固定化细胞技术发酵生产漆酶,使所述菌株GZUIFR-H104.1产漆酶的pH范围较液体培养的pH范围要宽;并且漆酶酶活在试验的温度范围内比液体培养的漆酶酶活要高;其热稳定性也有了相应的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生产步骤及参数的选择的实验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生产漆酶的方法,其较佳实施方式,详细说明如后。 

试验例:工艺的选择

采用杈戴氏霉GZUIFR-H104.1(菌株保藏号为:CCTCC M 209119,2009年5月30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地址:中国 武汉 武汉大学;分类命名 Taifanglania furcata GZUIFR-H104.1),属于粪壳菌目、戴氏霉属,能产漆酶、耐高温的单瓶梗菌株)在液体振荡培养条件下可以形成自絮凝菌丝球的特点,采用在振荡培养条件下固定菌丝。

一、载体及用量的选择 

(1)载体的选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23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