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41010.6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57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和田彬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G03B1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怡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93 | 代理人: | 迟军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获取图像信号的摄像装置及该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上,当电子静态照相机或摄像机进行自动聚焦(称为“AF”)处理时,如下的聚焦透镜位置被设置为对焦位置,在该聚焦透镜位置,由包括电荷耦合器件(CCD)的图像传感器获得的亮度信号的高频分量达到最大。此类传统方法中的一种为扫描法。具体而言,扫描法包括如下的步骤,即在预定的焦点检测范围(例如,整个区域)内驱动聚焦透镜的同时,针对各聚焦透镜位置,来存储基于由图像传感器获得的亮度信号的高频分量的评价值(可以称为“焦点评价值”)。
扫描法还包括如下的步骤,即在用来获取画面的中央区域处或者被摄体检测区域附近设置焦点评价值的区域(以下称为AF框),获取各AF框中与最大焦点评价值相对应的聚焦透镜位置(以下称为“峰值位置”),以及确定拍摄操作中的对焦位置。
上述扫描法不仅能够用来确定拍摄操作中的对焦位置,而且能够用来通过设置多个AF框来获取画面中的距离分布,以用于进行图像处理中的确定。
正如日本特开2012-4716号公报中所讨论的,基于被摄体距离信息将画面分割为一些区域,并且对针对各分割区域确定的各场景,进行预定的图像处理,这是传统上公知的。
然而,在场景的景深较深的情况下,即使当基于被摄体距离的差进行区域分割时,如果在相同景深内存在两个或更多分割区域,则分割精度也可能劣化。此外,在场景平坦到不存在任何距离差的情况下,即使实际上不能基于距离进行区域分割,也可能由于分布的偏差而错误地进行区域分割。
在日本特开2012-4716号公报中讨论的上述传统技术中,因为不进行画面中的距离分割精度检查,所以可能错误地进行距离分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系针对一种能够在拍摄操作中确定场景、并基于确定结果适当地进行图像处理及图像捕获的技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对被摄体图像进行光电转换来获取图像信号;以及基于所述图像信号来进行控制,使得执行第一连续拍摄模式和第二连续拍摄模式,其中,所述第一连续拍摄模式下的图像捕获条件不同于所述第二连续拍摄模式下的图像捕获条件。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并入说明书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例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及方面,并且与文字描述一起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摄像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摄像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3是例示图2中所示的AF扫描处理的流程图。
图4例示了图2中所示的AF框设置的示例。
图5是例示图3中所示的分区(zone)AF扫描处理的流程图。
图6(包括图6A和图6B)是例示图5中所示的分区更新确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7A至图7G例示了图5中所示的分区更新确定处理。
图8(包括图8A和图8B)是例示图5中所示的响应于被摄体检测成功的框选择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例示图5中所示的响应于被摄体检测失败的框选择处理的流程图。
图10A、图10B及图10C例示了图5中所示的响应于被摄体检测失败的框选择处理。
图11是例示图3中所示的等距离确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例示图2中所示的连续AF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例示图2中所示的包围确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例示图2中所示的主曝光AF扫描处理的流程图。
图15A及图15B例示了图14中所示的距离图生成。
图16是例示图2中所示的图像捕获处理的流程图。
图17A及图17B例示了图14中所示的对焦框显示的示例。
图18是例示能够由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摄像装置进行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9是例示图18中所示的相位差AF处理的流程图。
图20A、图20B及图20C示意性地例示了图像传感器的像素阵列。
图21例示了一个像素的光瞳分割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及方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10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