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产品上加工序列号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40995.0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2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朱松云;郎世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恒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18 | 分类号: | G05B19/1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汪青 |
地址: | 21513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产品 加工 序列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产品上加工序列号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数控加工行业的发展,许多重要复杂产品(比如汽车发动机缸体)需要在产品的生命周期内对加工责任能够追查到,所以要求每件加工的产品都需要有序列号,以便能够日后追溯。而由于每件产品序列号的不停变化,普通的编程方法让数控机床加工序列号变得难以实现。现在产品的序列号加工一般都是产品下线后,由人工打字上去,或者由激光打标机等其它设备打上序列号。这种方法容易在序列号的加工过程中发生产品碰伤等质量问题,而且因为工序增加,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产品上加工序列号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在产品上加工序列号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宏程序的运算功能,让数控机床自动产生序列号并加工出来。
优选地,包括:先编写出10个分别加工0、1、2、3、4、5、6、7、8、9的子程序;运算并生成序列号,利用宏程序依次判断序列号中各个字符,调用与序列号相同字符的子程序并进行加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子程序包括:绘制0、1、2、3、4、5、6、7、8、9的2D字体,以每个字体的中心为原点,单独编制出每个字体的刀具路径,处理并生成代码程序。
进一步优选地,前后的序列号为连续的字符,每加工完一件产品或运行一段程序结束,序列号自动累计加1。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1、机床加工时间没有任何增加;
2、序列号的数量没有限制;上面的源程序为4位字符,共9999个产品,经过小量修改,可以实现任意位数的字符(比如6位数字符,可实现1百万件产品的序列号加工)。因为500号以后的变量是公共变量,机床断电后数据也不会丢失,可以让实现每次生产的产品序列号能够连续,比如,这一批量已经生产到了3152件,几个月后生产时,只要变量没有人工更改过,生产时序列号会自动变为3153;
3、加工的产品能够追溯到责任,每天生产时,计录下产品的序列号,无论产品如何流转,都能够追溯这件产品任意工序的加工责任人,责任单位;
4、由于在机床上已经加工出序列号,省却产品序列号的线下加工,省时省力且可减少周转环节提高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案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在产品上加工序列号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宏程序的运算功能,让数控机床自动产生序列号并加工出来。具体的说:
包括:先编写出10个分别加工0、1、2、3、4、5、6、7、8、9的子程序,其中子程序包括:0-9十个数字通过Master cam或UG等CAM或CAD软件按照要求绘出2D的字体,再用Master cam等CAM软件分别以每个字的中心为原点,单独编制出每个数字的刀具路径进行后处理,生成代码程序;
用变量及变量的运算来生成不同的序列号,数控加工中心系统里有一组系统变量参数,机器在每加工一件产品或运行一段程序结束(即读取到程序结束并返回程序开头的代码M30),系统变量参数会自动自动累计加1,而程序里的#551到#554是机器内部变量参数的编号(此编号根据机器系统和型号来定的),每次运行程序#551到#554时会再次自动读取机器内部的变量参数,因此就会实现每加工结束一件产品,其序列号会自动增加1;
利用宏程序依次判断序列号中各个字符,调用与序列号相同字符的子程序并进行加工,宏程序调用数字的子程序是根据程序里的十个条件语来判断调用0-9十个数字中的哪个子程序。
比如一个工件的序列号为3152,那么加工过程是这样子的,先判断第一个字符为多少,比如为3,然后调用3的子程序,再判断第二个字符为多少,比如为1,然后调用1的子程序,再判断第三个字符为多少,比如为5,然后调用5的子程序。。。。。加工完后,序列号变量+1,如果等于10了,便进一位。这样,便可全自动的生成序列号来加工产品。
下面为宏程序的源代码及简要解释:
%
O6666 (刻序列号主程序)
T1M6
#551=3 (第一个字符起始常数,在机床中设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恒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恒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09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