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敞口沼气池及其低压沼气输供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40359.8 | 申请日: | 2013-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2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文福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C02F11/04;F17D1/02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张建宏 |
地址: | 233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敞口 沼气池 及其 低压 沼气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沼气池及其低压沼气输供使用系统。
背景技术
沼气池是重要的能源环保设施,它可以把粪便、污水、秸草等有机废物发酵降解,减少污染;生成的沼气能源可供烧饭、照明、发电等用。
目前,在我国农村及大部分养殖厂一直推广的是水压式沼气池,该种沼气池顶部采用天窗盖封闭,在天窗盖上穿过导气管,通过导气管将沼气输出。水压式沼气池虽然使用沼气方便,但存在以下缺陷:
1. 沼气池内沼气的压力变化大、且压力难以控制,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当压力过大时,容易破坏天窗盖的密封或造成池体、输气管道等部位渗漏,一部分沼气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损失浪费掉,当渗漏比较严重、用户又不能即时查明修复时,往往造成沼气池停用甚至废弃;沼气压力大不仅容易造成漏气,还会使整个沼气池因负荷加大而容易损坏,进而造成漏水,污染周围土壤或地下水的后果;当压力较小时,又难以向用户供应所需的沼气。
2. 出料难,因沼气压力大、封口难,天窗口的直径通常较小。天窗口小,造成换、出料难。实践证明,水压式沼气池中的物料分成四层:底层为沉料或沉渣,以上为发酵液,上层是浮料或浮渣,最上层是沼气。特别是以秸草为主要原料的沼气池,浮渣层更厚。底层的沉渣采用抽渣管可取出一部分;其上层浮渣天长日久会越积越厚(非常密实),占据池容。这种情况下必须对沼气池大换料。但要从直径较小天窗口捞出大量浮料、沉渣十分困难。一些沼气池往往因长期不换料产气下降或造成故障而停用、废弃。
3. 施工麻烦、造价偏高,水压沼气池的顶盖要求有较高的密封性;为此,做顶盖上的天窗口、天窗盖也较费工、费料,另外,沼气池两侧的进、出料口,需要深入到池墙的中下部,出料口(水压间)必须做大(否则沼气压力会更高)。这些都要多耗费材料、增加工时,提高了造价。
为避免以上质量缺陷,某些大型沼气工程以金属材料建造厌氧消化器,取代水压或沼气池;并采用贮气罩贮存沼气,用机械化投料,搅拌。但这种方式造价昂贵,运行成本较高。大多数养殖场没有这样的实力和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敞口沼气池及其低压沼气输供系统,该系统中沼气池内的气压可控,且能够可靠的向用户输送沼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敞口沼气池及其低压沼气输供系统,它具有一上端敞口的沼气池,沼气池敞口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进料口、出料口,沼气池上端的敞口由柔性薄膜覆盖封闭,一段导气管自沼气池的上端部通入池内,导气管位于沼气池外的一端接有输气管道,输气管道上安装有输气泵,一分流管与输气管连通,分流管伸入到一控压溢流器中,控压溢流器为一罐体,罐体的上部开有一排气口、中下部开有一溢流口,罐体装有水,分流管伸入到水中。
在上述方案中,沼气池敞口上的柔性薄膜在盖封时应保持适当的松弛度,在柔性薄膜的下方与池内物料之间储存低压沼气,柔性薄膜可随下方储存沼气的多少而上下起伏。
由上述方案可见,本系统中的沼气池的上端口由柔性薄膜封闭,柔性薄膜与池体内料液之间具有可以被沼气鼓起的沼气容腔,在沼气逐渐增加的情况下,柔性薄膜可逐渐的被鼓起,容纳沼气容腔逐渐增大,避免了气压过快的升高;当气压过高时,通过控压溢流器,将部分沼气排出,即可控制沼气池内沼气的气压;通过输气泵将低压沼气输送至用户的燃气具,确保沼气能够被输出使用。另外,从出料口可出料、取肥,并可将抽渣管或污水泵从该口放入池内抽取沉渣或沼液;当需要清除池内的残渣浮料时,揭开柔性覆膜,可用人工或机械方便地进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可靠;沼气池内的沼气压强很低(只要能鼓起柔性薄膜即可),且气压可控,从而避免因气压过高而产生的渗漏以及沼气池施工难、故障多、造价高等缺陷;沉渣或沼液的抽取方便、沼气池的换料清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图2的C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参见图1、图2、图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文福,未经王文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03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拮抗植物病原菌的生防菌株及其用途
- 下一篇:一种转盘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