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II型糖尿病药物筛选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39789.8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9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张翔;徐涛;贾策;仓怀兴;罗志勇;纪伟;付彦辉;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10010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ii 糖尿病药物 筛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药物筛选的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II型糖尿病药物筛选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学的发展,人们逐渐从分子机制去研究疾病的产生机理,以期望能够找到有效治疗疾病的药物和方法。糖尿病是一种与血糖代谢相关的疾病,而生物体的肌肉组织是血糖代谢的主要部位之一,肌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是血糖调控的重要途径,因此对肌细胞内与葡萄糖转运相关蛋白活动的监测,就能够反映出生物体对血糖的调控作用。糖尿病分为I型糖尿病和II型糖尿病,其中I型糖尿病是由于生物体胰岛素分泌缺乏,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可以维持生命。II型糖尿病是由于体内周围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即胰岛素抵抗),因此通过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并不能很好地治疗II型糖尿病,于是就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提高生物体对胰岛素响应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II型糖尿病药物筛选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用于II型糖尿病药物筛选的装置,其主要包括:
一单色光源,连接一输入光纤的一端,将单色光源的发射光引至探测点,激发探测点产生荧光;
至少一输出光纤,接收探测点的荧光;
二色分光器,连接输出光纤连接,由二色分光器将接收到的荧光分成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
一红色荧光探测器,安置在红色荧光的光路上;
一绿色荧光探测器,安置在绿色荧光的光路上;
一处理器,连接红色荧光探测器和绿色荧光探测器,接收并处理红色荧光探测器和绿色荧光探测器的信号。
本发明基于荧光探针构建和转基因技术,提出了一种在体动物II型糖尿病药物筛选的装置,该装置利用光学检测手段,将药理研究从细胞水平提升到整体动物水平,并且能够对药物作用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装置之一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装置之二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输出光纤探头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信号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使用本发明的装置前,需要先将带有双波长荧光标记的分子探针(TDimer2_IRAP131_PHI,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提供)转基因到II型糖尿病小鼠(KKA-y II型糖尿病鼠,由中国医学科学院提供),可通过电击、病毒侵染、基因枪轰击等手段将分子探针转染到小鼠肌肉内,也可以直接利用转基因鼠进行实验。数天后,待荧光蛋白充分表达,便可将小鼠用于进行后续工作。把针形光纤探头插入小鼠1腿部肌肉2中待监测的部位并用胶带固定,针形套管中插入了光纤束22,其中一根或若干根光纤用作输入,其余光纤用作输出。单色光源或激光器产生的激发光(波长为488nm±30nm)通过光纤导入肌肉组织,由于肌细胞中大量表达了荧光蛋白,在激发光的照射下发出绿色荧光(514nm±30nm)和红色荧光(586nm±30nm),其中绿色荧光在葡萄糖转运体上膜时强度会增加,红色荧光的强度则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产生的荧光通过光纤导回。然后用一个二色分光片或二色分光棱镜将返回的荧光分成两束,两束荧光再分别经过514nm±30nm和586nm±30nm的窄带滤波片将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分离出来。也可以先用一个488±30nm的带阻滤波片将残余激发光滤出,再用一个二色分光器将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分离出来。然后用光电倍增管(PMT)或雪崩光电二极管(APD)或电荷藕合器件(CCD)等检测模块分别检测两路荧光信号并输出电信号,输出信号反映了荧光强度的大小。通过数据采集卡采集信号并交给计算机(PC)处理,计算机将两个值作比值运算并归一化,得到的值反映了肌细胞对药物响应的大小。编写软件将该值绘制成与时间相关的曲线,并实时显示在显示器上,就可以对药物作用进行实时分析,从而对药物进行筛选。在激发光路和荧光光路中,可根据需要加入透镜,以实现光路耦合。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发明装置的两种形式,它们大体上相同,只是在荧光分离光路上不同。图1采用的是用二色分光棱镜或二色分光片11将荧光等分成两路,然后再用514nm±30nm和586nm±30nm的窄带滤波片15、14将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分离出来。图2则先经过488±30nm的带阻滤波片31将残余激发光滤出,再用一个二色分光器33将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分离出来。图3为输出光纤探头的局部放大图。图3中,不绣钢针形套管26用于插入肌肉组织,并起到保护光纤的作用。在针形套管26内固定有若干光纤25a-25e,该光纤的数量根据针形套管内径而定,以大致填满套管为宜。激发光源7可以为10mW-100mW的氩离子激光器或蓝光固态激光器,也可以用普通单色光源。输出488nm的单色光束6经过透镜5耦合入光纤端4,如果用激光器做光源,且输出光束的光斑直径与光纤端直径相当,可以直接耦合入光纤。激发光经光纤3从另一端输出。见图3激发光23,激发光23通过输入光纤25a(也可以是几根输入光纤)导入,以一定的发散角(与光纤数值孔径相关,此为公知技术)照射附近区域肌细胞,由于肌细胞中大量表达了荧光蛋白,因此会发射出荧光,荧光24通过输出光纤25b-25e收集,并沿光纤3从另一端8导出。在图1中,输出荧光经透镜9准直后由二色分光棱镜或二色分光片11等分成两束荧光13和12,两束荧光13和12均为荧光10的一半。荧光13经过586nm±30nm的窄带滤波片15而得到红色荧光17,并由探测器19进行检测。另一路荧光12经过514nm±30nm的窄带滤波片14而得到绿色荧光16,并由探测器18进行检测,探测器18、19可以为光电倍增管(PMT)或雪崩光电二极管(APD)或电荷藕合器件(CCD),且包含相应的供电电路、偏置电路、前置放大电路和放大电路。探测器18、19的输出信号均输入给处理器20,处理器20为计算机(PC),其中装入了至少两个模拟信号输入通道的数据采集卡。也可以使用现成的集成了光电倍增管(PMT)或雪崩光电二极管(APD)或电荷藕合器件(CCD)的探测器和专门的数据采集卡。数据采集卡将两通道的值(一般为数字信号)交给计算机,计算机将两个值作比值运算并归一化,后将该值绘制成与时间相关的曲线实时显示在显示器21上。在图2中,输出荧光经透镜9准直后经过一个488±30nm的带阻滤波片31将残余激发光滤出,剩余荧光32再经二色分光器33从而分离出红色荧光35和绿色荧光34。红色荧光35和绿色荧光34分别由探测器19、18检测,探测器19、18的输出信号均输入给处理器20,处理器20为计算机(PC),计算机信号处理流程如图4所示,计算机将两个值作比值运算并归一化,后将该值绘制成与时间相关的曲线实时显示在显示器21上,这样便可根据曲线的变化来监测药物作用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97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