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形钢与钢管架构界面鼓凸设斜钢筋装配剪力墙及作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39726.2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6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曹万林;刘程炜;陈相家;张彩红;董宏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E04G21/14;B28B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纪佳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形钢 钢管 架构 界面 鼓凸设斜 钢筋 装配 剪力 作法 | ||
1.工形钢与钢管架构界面鼓凸设斜钢筋装配剪力墙,其特征在于:上层预制剪力墙主要包括底部设置的工形钢、墙体竖向分布钢筋、墙体水平分布钢筋、构造孔、墙体底部的鼓凸界面;下层预制剪力墙主要包括顶部设置的钢管、墙体竖向分布钢筋、墙体水平分布钢筋、构造孔、墙体底部的鼓凸界面;上下层墙体之间为后浇带,后浇带中设置水平钢筋和弯折钢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形钢与钢管架构界面鼓凸设斜钢筋装配剪力墙,其特征在于:预埋的工形钢尺寸应与钢管尺寸配套,工形钢端头切成45度缺口,方便其插入钢管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形钢与钢管架构界面鼓凸设斜钢筋装配剪力墙,其特征在于:预埋的工形钢伸出长度应和后浇带高度相同,预埋的钢管伸出长度大致为后浇带高度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形钢与钢管架构界面鼓凸设斜钢筋装配剪力墙,其特征在于:钢管两侧留有孔洞,孔洞边长或直径尺寸不得小于后浇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形钢与钢管架构界面鼓凸设斜钢筋装配剪力墙,其特征在于:预制墙体上下表面即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处设置特殊粗糙面,粗糙面鼓凸块的高度不小于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形钢与钢管架构界面鼓凸设斜钢筋装配剪力墙,其特征在于:预制墙体中预留上下通长的构造孔,构造孔直径不小于1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形钢与钢管架构界面鼓凸设斜钢筋装配剪力墙,其特征在于:上下层墙体竖向钢筋伸出长度不得小于规范要求的绑扎搭接长度。
8.权利要求1至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工形钢与钢管架构界面鼓凸设斜钢筋装配剪力墙的作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a预制墙体,b上下层墙体对接,c浇筑混凝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形钢与钢管架构界面鼓凸设斜钢筋装配剪力墙的作法,其特征在于:预制剪力墙时,两侧对称布置水平分布钢筋和竖向分布钢筋,中间部位预埋套管,纵向贯通墙体,墙体底部预埋工形钢,墙体顶部预埋钢管;浇筑混凝土,预制剪力墙上下表面由模板成型为带鼓凸块的界面,再抽出套管,形成构造孔;由预制剪力墙中的构造孔向下浇筑混凝土,构成后浇带;在构造孔浇满之前停止浇注混凝土,留待更上一层墙体浇筑时填满。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形钢与钢管架构界面鼓凸设斜钢筋装配剪力墙的作法,其特征在于:预制墙体连接时,上部工形钢插入下部钢管中,在对应螺栓孔处用螺栓连接;上下层墙体的预留竖向钢筋在后浇带处绑扎搭接,并和此处设置的水平钢筋绑扎成钢筋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972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