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耳源性脑脓肿的中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39389.7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6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汤昌学;刘冬君;刘传华;杨士云;陈雄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乐锐思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27/16;A61P31/04;A61P25/00;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耳源性脑 脓肿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耳源性脑脓肿的中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耳源性脑脓肿为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所并发的脑组织内的脓液积聚。
脑脓肿的形成一般可分为局限性脑炎期、化脓期和包膜形成期三个阶段,在包膜形成期容易形成严重的脑室炎和脑膜炎。甚至引起致命的暴发性脑膜炎。若颅内压明显升高。脑组织发生移位。则形成脑疝。颞叶脓肿常发生小脑幕切迹疝。小脑脓肿则以枕骨大孔疝多见。可出现呼吸。心跳骤停而迅速死亡。
目前临床上治疗耳源性脑脓肿的轻症一般主要采用的是大量的敏感性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抗生素的使用使患者身体产生较大的抗药性,对患者的身体往往产生了较大的毒副作用,治疗效果不理想。重症患者则必须采用手术治疗,费用高,风险大,患者痛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疗效显著、治疗无痛苦、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耳源性脑脓肿的中药,该中药通过选择合理有效的原料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耳源性脑脓肿的目的。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耳源性脑脓肿的中药,特殊之处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配制而成:天花粉6-20份、浙贝母6-15份、黄柏5-15份、白芷5-15份、金银花6-12份、陈皮3-10份、菜菔子4-15份、茯苓3-9份、冰片5-15份、玉竹3-10份、芦根5-15份。
更优的原料组分选择为:天花粉12份、浙贝母8份、黄柏10份、白芷10份、金银花8份、陈皮6份、菜菔子8份、茯苓6份、冰片10份、玉竹8份、芦根7份。
天花粉:味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为葫芦科植物栝蒌的根,为清热泻火类药物,其具体功效是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排脓消肿。主治:治热病口渴、消渴、黄疸、肺燥咳血、痈肿、痔痿。
浙贝母:味大苦,性寒。清热化痰,散结解毒。治风热咳嗽,肺痈喉痹,瘰疬,疮疡肿毒。
黄柏:性味:苦;寒。归经:肾经;膀胱;大肠经。功能:清热解毒药;清热燥湿药。主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梦遗、淋浊、带下;骨蒸劳热,盗汗;以及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痈疽疮毒。
白芷:性温,味辛。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祛风解表:用于感冒风寒,头痛、鼻塞等证,有散风寒、止疼痛之效。祛风止痛:用于头风痛、偏头痛、眉棱骨痛、鼻渊头痛、齿疼等,能祛风止痛。消散排脓:用治痈肿疮疡,初起能消散,溃后能排脓。宣通鼻窍:用于鼻渊之浊涕长流,不闻香臭者。
金银花:甘,微苦,清香,辛,寒。归肺,胃,心,大肠经。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证,均效果显著。
菜菔子:辛、甘,平。归肺、脾、胃经。消食导滞;降气化痰。主食积气滞;脘腹胀满;腹泻;下痢后重;咳嗽多痰;气逆喘满。菜菔子含脂肪油、挥发油。挥发油内有甲硫醇等。脂肪油中含多量芥酸、亚油酸、亚麻酸以及芥子酸甘油酯等。莱菔子含抗菌物质,其有效成分为莱菔素,对葡萄球菌秘大肠杆菌即有显着抑制作用,且可影响各种植物种子发芽。后又从莱菔子中分离出一种油,可对抗链球菌、化脓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生长。
陈皮:性温,味辛、味苦。入脾经、胃经、肺经。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陈皮有三大类作用,一是导胸中寒邪,二破滞气,三益脾胃。这三大作用中,主要作用是行脾胃之气。脾胃主运化水湿,故脾胃之气行则能去湿、健脾、化痰,故又可以说,陈皮温能养脾,辛能醒脾,苦能健脾。由于陈皮主行脾胃之气,脾胃地处中焦,中焦之气通行,使三焦之气也随之涌动。三焦为决渎之官,通行水液,与湿相伴;又为藏府之外府,上及心、肺,下及肝、肾。所以陈皮的作用可宽及所有藏府,遍及全身之湿。
茯苓: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药性平和,利湿而不伤正气。用于痰饮咳嗽,痰湿入络,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具健脾作用,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具有治疗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乐锐思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乐锐思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93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