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体外超声探头及超声诊断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38358.X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94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刘硕;李勇;刘剑辉;林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8/00 | 分类号: | A61B8/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潘中毅;熊贤卿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外超声 探头 子板 超声诊断仪 探头体 粘贴板 贴合 超声探头 连续监测 临床场合 粘性层 监测 超声 粘接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医用体外超声探头,包括探头体(1)以及粘贴板(3),其中,所述粘贴板(3)包括有子板(31),所述子板(31)与探头体(1)相连接,且所述子板(31)的底部设置有粘性层(4),用于将所述体外超声探头粘接并贴合在被监测者的体表。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相应的超声诊断仪。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使超声探头很好地贴合在被监测者的体表,可以满足需要长时间进行超声连续监测的临床场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体外超声探头及超声诊断仪。
背景技术
超声诊断仪是通过超声探头产生入射超声波(发射波)进入人体组织,同时接收人体组织各界面的反射超声波(回波),然后对这些反射信号进行处理,从而获得人体组织图像的仪器。超声探头作为超声诊断仪的重要部件,对探测效果有决定性的作用。针对不同的成像区域使用不同的超声探头。根据病人年龄、体型,以及被扫描组织器官位置不同,超声探头的尺寸、外形及工作频率也各不相同。
现有医用超声探头一般为非固定式结构,使用时由医生手持,按在被检查者的检测部位,根据图像需要转动、移动或加压超声探头,以获得需要的超声图像。但某些疾病的检查需长时间使超声探头固定在人体的某一个部位上,这种非固定式结构的超声探头就难以适应,因为医生长时间用手将超声探头固定在人体的某一部位不仅增加劳动强度,浪费人力,而且手持位置难免发生变化,会影响检测效果。
在中国专利CN200820063012.9公开了一种“带吸附调节装置的超声探头”,所述超声探头与吸附装置连接,使用时通过吸附装置将超声探头固定在人体表面。由于吸附装置是依靠负压固定超声探头,而人体表面并不平坦和光滑,稍有碰撞或扰动就会导致吸附装置泄漏而松动,从而影响超声探头固定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为了消除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医用体外超声探头超声诊断仪,可确保探头长时间稳定贴合在人体体表,以满足需要长时间进行超声连续监测的临床场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医用体外超声探头包括探头体以及粘贴板,其中,所述粘贴板包括有子板,所述子板与探头体相连接,且所述子板的底部设置有粘性层,用于将所述医用体外超声探头粘接并贴合在被监测者的体表。
优选地,所述粘贴板包括有多个独立的子板,所述每一子板的一端部设置有一卡持片,所述每一卡持片直接与所述探头体外侧设置的相应卡槽相配合,所述多个子板呈扇形排列。
优选地,所述粘贴板与所述探头体一体成型。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有:
连接体,用于连接所述探头体以及所述粘贴板,所述连接体为筒状结构,包括用于套接所述探头体的套筒,以及多个设置于所述套筒内壁上的用于连接所述粘贴板的卡槽。
优选地,所述粘贴板进一步包括有供探头体穿设的环形圈,所述环形圈的四周上向外延伸有多个子板,在所述环形圈上设置有多个卡持片,所述多个卡持片与所述连接体上的多个卡槽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粘贴板包括有多个独立的子板,所述每一子板的一端部设置有一卡持片,所述每一卡持片直接与所述连接体上的相应卡槽相配合,所述多个子板呈扇形排列。
优选地,所述子板的剖面均呈弧形,其用于粘贴被监测者的一面朝向所述被监测者的体表弯曲。
优选地,所述粘性层为双面胶。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医用体外超声探头,包括探头体以及粘贴板,其中,
所述粘贴板包括至少两个粘贴区域,相邻粘贴区域之间设有将粘贴区域至少部分分离的间隙;
在所述粘贴区域设置有粘性层,用于将所述医用体外超声探头粘接并贴合在被监测者的体表。
优选地,所述间隙为条状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83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