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辐风孔双孔加工模具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38323.6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6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吴高生;庄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双胜钢圈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34 | 分类号: | B21D28/34;B21D28/24;B21D53/2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辐 风孔双孔 加工 模具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辐风孔双孔加工模具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轮辐的产品质量也备受关注,轮辐风孔是影响轮辐的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目前,各车轮厂在对轮辐风孔加工是利用车轮轮辐中孔与冲裁模具定位盘之间的作用力,对轮辐进行单孔冲裁逐个加工得到,这种加工方法效率较低,而且对轮辐中孔的冲击较大,影响中孔的定位性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孔加工,定位可靠并且加工效率高的轮辐风孔双孔加工模具及其加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轮辐风孔双孔加工模具,包括冲压机上模和用于倾斜安装轮辐的下模,所述下模上前侧设有用于定位和带动轮辐转动的斜置轮盘,所述轮盘后侧设有与轮辐弧形边缘底面相配合的冲孔凸块,所述上模下方设有两个冲头,所述冲孔凸块上端面设有两个以利冲头下行配合工作的沉孔。
进一步的,所述轮盘上端面设有与轮辐中孔配合的凸销以及与轮辐螺栓孔相配合的定位销。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上设有位于所述轮盘后侧的斜置凸座,所述轮盘通过其下端面的柱状凸部与所述凸座上的座孔旋转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轮盘为棘轮,所述下模上设有位于所述棘轮旁侧的凸轴,所述凸轴上端旋转连接有与所述棘轮相配合的棘爪,所述棘爪与所述凸轴之间夹设有扭簧。
进一步的,所述冲头穿过位于所述上模下方的弹性压板。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压板与所述上模之间夹设有弹簧,所述弹性压板上设有螺栓孔,弹性压板下端设有穿过所述螺栓孔与所述上模紧固的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两侧设有导柱,所述上模上设有与所述导柱相配合的导向孔。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轮辐风孔双孔加工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7所述的任一种轮辐风孔双孔加工模具,并按以下步骤进行:(1)将待加工的轮辐倒扣安装在下模上,使棘轮上的凸销与轮辐中孔配合,定位销与轮辐螺栓孔配合;(2)利用上模上的冲头在轮辐的弧形边缘冲出两个风孔;(3)上模复位后,转动棘轮,棘轮转过一定的角度后由棘爪卡住定位,使轮辐同步地转过一定的角度,改变轮辐弧形边缘加工位置;(4)重复进行上述步骤(2)至步骤(4)直至轮辐边缘均布的风孔加工完成。
本发明的优点是:
(1)对轮辐风孔进行双孔冲裁加工,提高加工效率。
(2)通过棘轮和棘爪配合来对轮辐进行周向定位,使加工得到的风孔沿轮辐边缘分布均匀。
(3)通过轮辐中孔和轮辐螺栓孔进行定位,限制轮辐的旋转自由度,定位可靠。
(4)上模设有弹性压板,可先对轮辐边缘进行压紧后再冲孔,减小轮辐和定位模具间的冲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轮辐风孔双孔加工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下模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下模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上模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棘爪和凸轴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轮辐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上模 2-下模 3-轮辐 11-冲头 12-弹性压板 13-弹簧 14-导向孔
21-棘轮 22-冲孔凸块 23-凸座 24-凸轴 25-导柱 31-轮辐中孔
32-轮辐螺栓孔 33-风孔 121-螺栓孔 122-螺栓 211-凸销 212-定位销
213-凸部 221-沉孔 231-座孔 241-棘爪 242-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相关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8所示,一种轮辐风孔双孔加工模具,包括冲压机上模1和用于倾斜安装轮辐3的下模2,所述下模2上前侧设有用于定位和带动轮辐3转动的斜置棘轮21,所述棘轮21后侧设有与轮辐3弧形边缘底面相配合的冲孔凸块22,所述上模1下方设有两个冲头11,所述冲孔凸块22上端面设有两个以利冲头11下行配合工作的沉孔221,通过转动棘轮21使冲头11在轮辐3的弧形边缘上冲出均布的风孔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双胜钢圈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双胜钢圈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83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