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取样器的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737895.2 | 申请日: | 2013-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5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 发明(设计)人: | 邹伟龙;张涛;王建辉;成天兵;朱良;庞炜光;刘珍童;解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C5/36 | 分类号: | C21C5/36;G01N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杰 |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样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水取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取样器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冶炼部分品种钢对成分的化验精度及均匀性具有苛刻的要求,要求Als的化验精度在±1ppm左右,N成分要求化验精度在±2ppm左右,此时原有的传统取样器由于取出的拍样样品体积小,高度仅为12mm成分偏析严重,无法满足化验要求。因而需要开发一种大体积样品,要求这种样品体积大、成分融化均匀,成分更具有代表性。
目前开发出来使用的取样器的横截面面积略大于传统取样器,但桶身高度是传统取样器的6倍左右。取样器的桶帽为易融化金属材料,主要作用是当取样器插入钢液后阻挡钢渣进入桶内,当桶帽遇到钢液将迅速溶解,钢液随之进入桶内。桶身制作材料为高熔点金属材料,其上口内径小,下口内径大的原理能使取出的样品容易磕出。
原有的取样方法,是将取样器迅速插入钢液300mm以下,取样位置距离包壁>300mm以上,停顿2s左右后迅速取出取样器,将样壳敲开取出样品即可。但该传统的取样方法应用于大体积样品的取样时,取出的样品极不规则,从而导致样品不均匀性和不具有代表性,反而给生产和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取样器的取样方法,解决现有的取样方法应用于大体积样品取样时存在的取样不均匀性,从而缺乏代表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取样器的使用方法,包括:
将所述取样器从所述取样部位插入钢水中获取试样,同时所述插入深度不小于600mm,并在所述钢水中保持4-6秒后迅速提出,然后垂直静置进行缓慢空冷20-40秒;
将所述取样器放入水中进行缓慢水冷5-10秒,然后取出所述试样,并将所述试样放入水中进行急冷5-15秒。
进一步地,在取样前,本使用方法还包含:转炉出钢后,对顶渣进行脱氧改质以降低所述顶渣的氧化性,同时通过调整所述顶渣的成分,使所述顶渣固化;精炼到站后,融化位于取样部位的所述顶渣。
进一步地,所述脱氧改质使用高铝缓释脱氧剂200-300kg,铝矾土200-300kg。
进一步地,所述融化过程使用融化剂10-20kg。
进一步地,所述融化剂包含60%CaF2,20%CaO,20%SiO2。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顶渣的成分包含将所述顶渣成分调整为TFe<2%,Al2O3>35%,R=1。
进一步地,在所述融化过程中,如果所述融化面积过大,使用白灰和铝矾土各5-10kg进行固化。
进一步地,在所述垂直静置的过程中,确保所述取样器的出口朝上且与液面平行,避免所述试样洒出。
本发明提供的取样器的使用方法,对炉后顶渣进行改质固化,有效的提高了取样成功率,保证试样的高度和顶部规则形状;采用合理的冷却方式使样品在取样器同内均匀融化,保证了取样的均匀性和代表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取样器的使用方法,包含:
转炉出钢后,使用高铝缓释脱氧剂200-300kg和铝矾土200-300kg,对顶渣进行脱氧改质以降低顶渣氧化性,并将顶渣成分设计到TFe<2%,Al2O3>35%,R=1左右时,从而使顶渣固化成块状。
钢水精炼到站后,使用融化剂(成分60%CaF2,20%CaO,20%SiO2)10-20kg对取样部位的顶渣融化成液态,如果融化面积过大,可以使用白灰和铝矾土各5-10kg左右进行固化。
通过以下关键控制点取样:1、取样器的提桶样插入深度≮600mm;2在钢水中保持4-6秒;3、迅速提出,垂直静放20-40秒;静置时确保提桶取样器口朝上且与液面平行,避免钢水洒出;4、放入水中冷却5-10秒(与样模一起);5、取出试样,放入水中立即急冷5-15秒。
在使用传统的取样方法,进行大体积样品的取样时,发现在取出的样品上主要表现出样品顶部形状不规则,样品高度不够,样品内部缩孔或有裂纹,样品边部有缩孔等。根据攻关分析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1、钢包顶渣太黏稠,导致将取样器提出时粘渣粘附在取样器上面,造成顶部不规则和样品尺寸短的问题;2、取出样品后冷却不合理导致内部和边部有缩孔,从而成分不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78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