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网融合供电方法和网络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37369.6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547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包静;管一霖;杜翛;张小龙;陈志东;金太洙;万青;郝程;王蕾;魏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黑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郭振兴;俞佳 |
地址: | 73007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电 多网融合 基带单元 主开关电源 发送模块 动态平衡 交直流 均衡 分布系统 网络包括 自动配置 网络 差异化 输出 配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网融合供电方法和网络,其中,该网络包括:分布式微型交直流蛛网主开关电源和蛛网供电动态平衡均衡发送模块F:分布式微型交直流蛛网主开关电源,一路向2G基带单元、3G基带单元和4G基带单元供电,另一路向蛛网供电动态平衡均衡发送模块F供电。本发明的多网融合方法和网络,采用差异化供电输出保障模式,从而达到整个分布系统最佳供电方案自动配置的实现,提高了多网供电方案的配置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中供电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多网融合供电方法和网络。
背景技术
室内覆盖是整体无线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室内分布系统有利于吸收话务量,提升用户感知,增强用户粘性。在四网融合的业务发展背景下,GSM(以下可以简称2G)、TD-SCDMA(以下可以简称TD或3G)、TD-LTE(以下可以简称4G)、WLAN具备不同的覆盖能力和业务场景,将长期共存。多技术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需要统筹考虑,如何使分布系统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地利用,避免重复建设、重复施工以及系统间相互影响成为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1)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要统筹考虑GSM、TD-SCDMA、TD-LTE、WLAN四网融合的目标,提前考虑WLAN大规模部署以及LTE引入等因素对分布结构的影响,避免后期频繁改动。
(2)应综合考虑网络容量、系统干扰、资源情况、建设难度、投资成本等各种因素选择最佳建设模式。
(3)应遵循现有的各技术制式下分布系统的设计原则,并满足各自系统的设计指标。
(4)应精心设计分布系统拓扑结构,充分考虑新制式的影响,便于新系统的引入:以TD-SCDMA制式的技术条件来确定分区,以WLAN制式的技术条件来确定分簇,使分布系统局部的调整尽量在分簇或分区的小范围内进行,避免引入新技术时对整个系统的拓扑结构进行大调整。
(5)建设室内分布系统的物业点应能保证优质的室内覆盖,同时要控制好室内信号,避免对室外构成强干扰。
(6)分布系统建设应考虑多系统间的干扰,尤其关注室内LTE与WLAN的天线隔离,以及多系统合路器的干扰抑制指标。
(7)室内分布系统应按照WLAN的频段进行模测和布放天线点,并采用“多天线、小功率”的原则进行建设,电磁辐射必须满足国家和通信行业相关标准。
(8)对于前期只进行GSM建设的站点,在引入WLAN系统时,首先对原GSM系统达不到WLAN覆盖效果的区域进行补点,再馈入WLAN信号,然后对WLAN容量需求高的重点区域单独布放AP进行组网设计。
(9)对于前期出过GSM+TD-SCDMA方案的站点,在馈入WLAN系统时,首先对原GSM+TD-SCDMA系统馈入WLAN信号,然后对WLAN覆盖弱区域或容量需求高的重点区域单独布放AP进行组网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四网融合设计方案对于WLAN系统而言,原则上要以馈入方式为主,重点区域(会议室、多功能厅等)单独布放的原则来考虑,交换机主要安装于机房或弱电竖井内,AP馈入时主要安装于机房、弱电竖井内,AP单独布放时主要布放在功能区的吊顶内。
多系统室内分布系统常见组网方式为:信源+合路平台(电桥/多频合路器/POI)+(中继+多频合路器)+无源天馈系统。异系统数量较少时,采用上下行合路方式覆盖,当系统数量较多,如超过5个时,为避免系统间干扰,可采用上下行分缆+POI方式。对于GSM、TD-SCDMA、TD-LTE、WLAN四网合一系统,建议通过1级合路或2级合路方式覆盖整个区域。
(1)优选方式1:经过两级合路,第一路为2G+TD-LTE,第二路为TD-LTE+TD-SCDMA,WLAN在末端馈入GSM一路,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黑龙江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黑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73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向锁定装置
- 下一篇:羧酸至相应醇的改进的氢化的促进的钌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