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灌流器并联序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37145.5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6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杰 |
主分类号: | A61M1/38 | 分类号: | A61M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流 并联 装置 | ||
发明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具体属于用于血液净化的血液灌流器运行装置。
发明背景技术:
血液灌流器运行的现有技术是把一个或多个血液灌流器串联到体外循环血路中。在两个以上灌流器串联使用时,血液都必须流经串联的全部灌流器。处于上游的灌流器在饱和吸附之后就对血流形成阻力。同时,饱和吸附后的罐中物质还存在回流到血液中的可能,抵消了灌流器的吸附作用。
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新型的双灌流器并联序贯装置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多罐串联运行中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双灌流器并联序贯装置的内容是:
包括至少两个以上的血液灌流器,两个以上的血液灌流器并联在体外循环血路中,在上游血路中的分流血路上各设置一个钳夹,钳夹控制该血路的开通或者关闭;在上游钳夹到灌流器之间的血路上外接回流泵血路,回流泵血路另一端联通驱使血液回流用的生理盐水。还可以在灌流器下游的分支血路上也各设置一个钳夹。
本发明双灌流器并联序贯装置可以实现自动控制。实现的自动控制程序步骤是:
在血路的各个运行控制节点设置信号采集和指令接受器件并与自动控制系统连接;
自动控制程序的运行过程是根据操作者的预设条件:
最先启动预冲程序,设备自动执行生理食盐水和抗凝剂;达到预设条件且系统监测到血路中无空气气泡时,预冲过程结束;
设备按照预设条件启动治疗程序,开启A灌流器钳夹A1、A2,关闭B灌流器钳夹B1、B2,A灌流器运行;血液经A灌流器处理达到预设条件时,关闭钳夹A1,A灌流器退出运行;同时开启B灌流器钳夹B1、B2,B灌流器运行;启动回流泵,生理食盐水驱使A罐中血液回流人体;回流泵达到预设时间时自动停止,钳夹A2关闭;血液经B灌流器处理达到预设条件时,关闭钳夹B1,启动回流泵,生理食盐水驱使B罐中血液回流人体;
根据预设条件,可以在更换推出运行的血液灌流器A或B位置上换装新的、经过预冲处理的血液灌流器C、D,循环开启或者关闭钳夹A1、A2或者B1、B2;治疗程序延续。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例如附图所示:
附图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示意图,图中仅标示出本发明装置最基本的架构。
图中的数字和字母标号分别表示:
1、上游(动脉)血路,2、动脉压接口,3a、3b血泵,4、滤器前压接口,5、抗凝剂泵,6、回流血路,7、生理盐水/置换液,8、电子秤,9、下游(静脉)血路,10、静脉压接口,11、空气检测器,12、静脉钳夹;A、血液灌流器,B、血液灌流器,A1、B1、上游分血路钳夹,A2、B2、下游分血路钳夹。
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装置给予具体说明:
本实施例是A、B两只血液灌流器并列的装置。血液大循环的路径是:上游(动脉)血路1自人体动脉引出外周血至本装置血路中,经过分支血路分别引入A、B两只血液灌流器,流出灌流器后由分支血路合并为下游(静脉)血路9,回流至人体。在上游(动脉)血路中串联动脉压接口2检测动脉血压,血泵3a为体外循环血路提供血流动力,滤器前压接口4提供血压检测数据信号,抗凝剂泵5向血路中加注抗凝剂,A灌流器上、下游分支血路中设置的上游分血路A1、下游分支血路A2,B灌流器上、下游分支血路中设置的上游分血路钳夹B1、下游分支血路钳夹B2,下游(静脉)血路9中顺序串联静脉压接口10,空气检测器11,和静脉钳夹12;在上游分支血路钳夹与血液灌流器之间设置回流血路6,回流血路中设置回流血泵3b为回流血提供动力,回流血路6外端联通生理盐水/置换液7,可以将生理盐水/置换液置于电子秤8上,计量回流量。
在本实施例附图中,回流血路6只标示出连接了一只血液灌流器,实际中可以与每只灌流器都在相同的位置相联通,起着相同的回流血作用。
本发明的运行过程及自动控制程序设置如下:
刚开始运行时,分预冲过程和治疗过程。这是本发明最基本的运行过程和自动控制程序。
预冲过程包括:
操作者设定预冲生理盐水和抗凝剂总量,设备按照设定的自动控制程序自动执行预冲,由空气检测器监控管道中是否有气泡。在达到抗凝剂总量以及监测到管道内无空气气泡后,预冲过程结束。
治疗过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杰,未经于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71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乐谱识别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实时出租车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