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沸石分子筛作为乙烯、丙烯深度干燥吸附剂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36733.7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2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常云峰;黄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众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11/06 | 分类号: | C07C11/06;C07C11/04;C07C7/13;B01J20/18;C01B39/48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赵瑶瑶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子筛 作为 乙烯 丙烯 深度 干燥 吸附剂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筛应用领域,涉及一种微量水脱除的吸附剂材料,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乙烯、丙烯深度干燥的吸附剂,也可用于甲醇、乙醇等物质中痕量水的脱除。
背景技术
乙烯、丙烯是基础有机化工最重要的化工原料,是石油化工生成的核心产品。在以乙烯、丙烯为单体的聚乙烯、聚丙烯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乙烯、丙烯进行聚合前的净化,尤其是在高纯度聚乙烯生产过程中,乙烯原料中微量的水不易于脱除,制约了高纯度聚乙烯产品的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乙烯、丙烯深度干燥的吸附剂,本发明提供的吸附剂为一种沸石分子筛,该沸石分子筛孔径较小,不吸附氮气分子(在液氮温度下),也不吸附乙烯、丙烯及其它较大分子的产物,对水却有很好的吸附效果,能有效脱除乙烯、丙烯等原料中的水,适用于乙烯、丙烯的深度干燥。也可用于甲醇、乙醇中微量水的脱除。
本发明实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沸石分子筛作为乙烯、丙烯深度干燥吸附剂的应用,所述沸石分子筛是ZZ-1,所述分子筛XRD衍射图第一个衍射峰出峰角度较大,第一个衍射峰2θ=14.1-14.5度。
而且,所述分子筛ZZ-1的制备方法为:
⑴凝胶制备:将碱性硅溶胶加入到烧杯中,10-60℃水浴搅拌,加入模板剂,搅拌均匀,再缓慢加入氢氧化钾,继续搅拌均匀,之后缓慢加入硫酸铝水溶液,加大搅拌速度使溶液成均一凝胶,然后将均一凝胶于均质器上2000-10000转/分钟剪切10-60分钟,制备凝胶完成;
⑵晶化:将凝胶转移至水热反应釜,140-190℃静态晶化1-10天,晶化完成后进行抽滤,加去离子水淋洗,淋洗至pH=6-7,100℃烘干;
(3)焙烧:用马弗炉450-650℃焙烧,得到ZZ-1新型沸石分子筛;
铝源以Al2O3计,硅源以SiO2计,氢氧化钾以K2O计,溶剂以H2O计,模板剂氢氧化-N、N、N-三甲基金刚烷铵以R计,反应物料按照以下摩尔配比合成胶体:(1)SiO2:(0.002-0.01)Al2O3:(0.1-0.5)K2O:(0.05-0.5)模板剂:(4-8)H2O。
而且,所述模板剂浓度为25wt%。
而且,所述模板剂为氢氧化-N、N、N-三甲基金刚烷铵。
而且,所述铝源为硫酸铝。
而且,所述碱性硅溶胶的浓度为20wt%~60wt%。
而且,所述沸石分子筛对小分子的水有一定的吸附,对乙烯、丙烯无吸附,可用于乙烯、丙烯的深度干燥。
而且,所述沸石分子筛还可用于甲醇、乙醇等物质中痕量水的脱除。
吸附剂材料的表征与性能测试:
⑴吸附剂材料的制备与表征:按照一定的配方制备凝胶,先后进行晶化、铵交换、焙烧处理得到吸附剂原料。对合成的吸附剂材料进行XRD、SEM、TGA、比表面积等表征。
(2)吸附剂吸水性能测试:吸附剂吸水特性采用Hiden分析仪器公司的IGAsorp MSA水蒸气吸附仪进行测定,测定条件:样品干燥温度是170℃,升温速率是10℃/min,气体流速是200ml/min,吸附温度(由水浴控制)为20℃,测定相对湿度范围是0-90%RH。
(3)吸附剂对甲醇吸附性能测试:吸附剂对甲醇的吸附是在TGA2950进行的。测试过程如下:放入样品后以空气为载气,先恒温5min,使得系统稳定,以3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550℃,在550℃下恒温吹扫30min,完成样品预处理;将载气换为氮气,降温至35℃,通过载气鼓泡将甲醇带入系统中进行吸附试验,所设定的吸附时间为50min,完成样品对甲醇的吸附过程;然后停止鼓泡,通氮气使系统平衡,平衡后将载气换成空气,恒温5min使得系统在空气氛围下平衡。样品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见附图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众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众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67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