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摆线马达摆线轮的修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36325.1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72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安高成;黄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55/08 | 分类号: | F16H55/08;F16H55/17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4101 | 代理人: | 王思俊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摆线 马达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压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摆线马达摆线轮修形范围及修形曲线的确定。
背景技术
目前,摆线马达主要国外生产商为美国Sauer-Danfoss公司、Eaton公司、Parker公司和White公司等,代表了摆线马达先进水平。虽然公开的文献中有关摆线马达方面基础理论的资料比较多,但核心技术的保密性很强,很难获得第一手的技术文件。所以国外产品经过长期发展,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占据明显的优势。
摆线副作为摆线马达的核心组件,对摆线马达的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实际生产中,其难免存在制造和装配误差,因此实际的啮合点不可能实现理论的多点同时啮合。因此存在转动不灵活、甚至卡死的问题,导致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的低下。为了补偿制造和装配误差,保证合理的径向间隙以利于装拆方便和改善由于啮合点干涉造成的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低下问题,必须对摆线副的摆线轮进行修形。
现有文献,关天民提出正等距加负移距修形方法,如能选择合适修形量,可使组合修形后齿廓与转角修形齿廓接近一致,而转角修形齿廓为共轭齿廓,可以增加啮合区域,提高摆线副承载能力,适用于无特殊回转精度要求的通用传动;蒙运红提出负等距加正移距齿廓法向变动量小,齿廓的中间部分明显隆起,回转角小,可提高回转精度;焦文瑞提出在给定参数下,采用齿厚修形,摆线齿廓不出现第二拐点的最大修形量的计算方法;另外专利号200910036292.3提出均隙啮合全液压转向器摆线副及其加工方法;秦维谦提出在工作状态下,摆线马达摆线轮靠其两个啮合点来确定本身的位置,实现其在针轮中的转动。
上述文献得到的结论主要针对的是摆线传动,然而,在摆线马达中的啮合副,承载能力与回转精度都不是追求的目标,虽然也有针对无杆系的啮合副的修形,但是其并不是基于容积式液压马达的基本工作条件所得。所以,修形的结果只能在很小范围提高摆线马达的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摆线马达摆线轮修形范围及修形曲线的确定,可以改善摆线马达的啮合性能,提高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
本发明所采用的解决方案是:如图1所示,通过对摆线副运动情况分析可以得到,在高压区和低压区内的啮合点分布的固定的规律。依此可以计算出高低压内部啮合区域作为修形齿廓范围,以均匀径向间隙、曲率半径平滑过渡等为约束条件,提高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为目标函数得到修形曲线代替标准齿廓曲线。其特征是:
1)摆线轮修形范围的确定
已知摆线马达啮合副四个基本参数是:
rz为针轮半径;A为针轮与摆线轮的偏心距;Rz为针轮分布圆半径;Za为摆线轮齿数;
由此可以求出针轮齿数Zb和摆线轮节圆半径rb,计算公式如下:
Zb=Za+1;rb=A×Zb;
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科技大学,未经太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63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动压水器
- 下一篇:一种能够废水再利用的公共饮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