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肝细胞癌细胞系及其建立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33452.6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5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代智;许春花;樊嘉;周俭;胥甜甜;胡刚;吴伟忠;汤旭蓁;秦宵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睿智化学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9 | 分类号: | C12N5/09;A01K67/027;A61K49/00;C12Q1/02;C12R1/91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朱水平;沈利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肝细胞 癌细胞 及其 建立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胞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肝细胞癌细胞系及其建立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原发性肝癌具有发病例高、预后较差及病死率高等特点,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的一种。据最新的统计数据,肝癌全球新发例数约74.8万,死亡病例69.6万,而其中半数发生在中国。其发病例和死亡率在男性肿瘤患者中分别居于第5位,第2位;在女性肿瘤患者中分别居于第7位和第6位。
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早期缺乏典型症状,早期诊断较困难,病程发展快,一旦症状明显,自行就诊患者多属于中晚期。晚期肝癌患者常有肝区疼痛、食欲减退、乏力、消瘦和肝肿大等症状。少数晚期患者表现为恶病质状。恶病质是机体营养异常的综合征,60%~80%晚期肿瘤患者都存在此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极度消瘦、营养摄入不足、肌力软弱、厌食等,是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临床上对恶病质的认识较早,但至今其发生机制仍未得到完全阐明,从而限制了有明确理论依据、针对性强的治疗手段的发展。目前报道的应用于研究的肝癌细胞系,所建成的动物模型表现为恶病质的非常少,建立这样一种细胞系,可以为进一步研究恶病质的发生机制提供材料,也可以为筛选治疗改善恶病质症状的药物提供平台。
体外建立肝癌细胞系是研究肝癌机制、探索其治疗方法必不可少的手段,但包括肝癌细胞在内的许多肿瘤细胞的体外培养建系均非常困难,原发肿瘤组织由于离体后环境变化,细胞往往会发生衰退死亡,导致体外细胞建系的成功率极低,即使能在体外生存,也常发生某些生物学特性的改变或丢失。
另一方面,临床60%-80%肿瘤晚期病人受恶病质痛苦,因此,建议恶病质动物模型,对于肿瘤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但是鲜有技术中,鲜少有肝癌细胞系能够实现上述功能,极大的制约了对于肿瘤研究的进展,该现象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的人肝细胞癌细胞系存在的生物多样性低,与临床上肝癌的生物学性状相差较大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的人肝细胞癌细胞系及其建立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人肝细胞癌细胞系性状稳定,可稳定多次传代,具有成瘤性,可以成功制备肝癌动物模型,可用来分析体外、体内药物敏感性进而建立体外、体内两个相关联的药物筛选平台,是应用于基础研究和临床前期应用的理想人原发性肝癌细胞系,并且,本发明的人肝细胞癌细胞系可建立恶病质动物模型的特性,使得通过原代培养建立的人源肿瘤细胞更接近于肿瘤的临床生物学特性,对药物的耐药性及敏感性将具有更好的预测性,可用于临床前抗肿瘤药物的筛选,为进一步研究恶病质的发生机制和药物筛选提供了难得的材料。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肝细胞癌细胞系,其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C201114。
本发明还提供如上所述的人肝细胞癌细胞系的子代细胞。
本发明还提供如上所述的人肝细胞癌细胞系的用途,用于制备在哺乳动物中产生肝癌的试剂。所述的哺乳动物为本领域常规的哺乳动物,较佳地为免疫缺陷小鼠,所述的免疫缺陷小鼠较佳地为SCID小鼠或Nu/Nu裸小鼠。所述的肝癌较佳地为低分化或中分化肝细胞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人肝细胞癌细胞系的建立方法,所述的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得新鲜的临床肝癌手术切除标本,切成20~50mg的小块,接种哺乳动物;
2)接种70~90天后,将荷瘤动物处死,取出肿瘤组织,进行癌细胞的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其中,所述的哺乳动物、所述的肝癌都如上所述。
所述的新鲜的临床肝癌手术切除标本较佳地用新鲜的HBSS缓冲液(含500U/mL青霉素G、500μg/mL硫酸链霉素和1.25μg/mL两性霉素B)漂洗后,再进行皮下穿刺接种。
所述的接种的方式可以是皮下穿刺接种,原位接种或者肾囊膜内接种。对于肝癌,所述的接种的方式较佳地为皮下穿刺接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睿智化学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睿智化学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34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