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防雷装置、风力发电机组及防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33442.2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6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王延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1/00 | 分类号: | F03D11/00;F03D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赵丹 |
地址: | 10017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力 发电 机组 防雷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摩擦板,所述摩擦板一端连有入端法兰,所述摩擦板另一端的下方设有与所述摩擦板做相对运动的导电盘,在所述导电盘的下方设有出端法兰;
所述入端法兰由绝缘材料制成,且直接或间接地安装在轴承上使所述摩擦板与所述轴承绝缘;所述出端法兰由导电材料制成,且间接地安装在所述轴承上使所述导电盘与所述轴承绝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板、所述导电盘以及所述出端法兰从上至下依据同一轴线设置,所述摩擦板设在所述导电盘的一侧、所述出端法兰设在所述导电盘的另一相对侧,且在所述出端法兰上设有环绕所述导电盘的齿形突起,所述齿形突起与所述摩擦板相对并与所述摩擦板之间具有预定间隙;
当雷电流超出所述导电盘的承载负荷时,雷电流通过所述齿形突起击穿所述预定间隙放电而泄放至所述出端法兰上,最终泄放至大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形突起具有导电尖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形突起的导电尖端与所述摩擦板之间的预定间隙为1-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端法兰直接或间接地安装在轴承的内圈或外圈的一者上,所述出端法兰间接地安装在轴承的外圈或内圈的另一者上;
当所述入端法兰旋转时,所述出端法兰保持静止;或
当所述出端法兰旋转时,所述入端法兰保持静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出端法兰垂直方向上的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连有所述出端法兰,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连有弹簧座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板、所述导电盘以及所述出端法兰依次设置在同一根轴上,所述压缩弹簧套在所述轴的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座板直接或间接地安装在所述轴承上或与所述轴承相连的零部件上,所述弹簧座板的材料为绝缘材料。
9.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防雷装置。
10.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防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具有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防雷装置,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防雷方法包括:
利用安装于风机叶片上的叶片接闪器接收雷电流,并通过引入电缆线将雷电流引入至所述摩擦板上;
通过所述摩擦板与所述导电盘的相对旋转进而将雷电流引入至所述导电盘上,最后通过与所述导电盘相连的所述出端法兰泄放至大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的防雷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叶片接闪器接收到的雷电流强度超出所述导电盘的承载负荷时,在通过所述摩擦板与所述导电盘的相对旋转将雷电流引入至所述导电盘上的同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出端法兰上设有的齿形突起击穿所述齿形突起与所述摩擦板之间的预定间隙放电,并将雷电流进而引入至所述出端法兰上,最终泄放至大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344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立式化工泵的可调节式电机支承装置
- 下一篇:螺旋式速冻隧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