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屈体健身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32946.2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7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付梦印;陈尧;杨毅;周晓璇;王南;宋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71/06 | 分类号: | A63B71/06;A63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仇蕾安;杨志兵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健身器 系统 | ||
1.智能屈体健身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传感模块、健身模块和显示与控制模块;其中健身模块包括底座(7)、支撑面板(1)、面板支架(5)和滑动机构;所述支撑面板(1)的一端与底座(7)的端部铰接,设为铰接点A;所述滑动机构设置在底座(7)的上表面;面板支架(5)一端与支撑面板(1)的下表面铰接,设为铰接点B,另一端与滑动机构中的滑块固接;当滑块滑动时,通过面板支架(5)带动支撑面板(1)绕其与底座(7)的铰接点A转动,以改变支撑面板(1)与底座(7)之间的夹角;
所述显示与控制模块包括控制箱(6)、角度编码器(2)和液晶显示屏(9);所述控制箱(6)固定在底座(7)上;控制箱(6)内设置单片机、红外计数器和编码器信号处理电路;所述角度编码器(2)固定在支撑面板(7)与面板支架(5)的连接处,角度编码器检测当前增量式信号与方向信号,并将检测到的信号发送给编码器信号处理电路;所述编码器信号处理电路接收角度编码器发送来的信号后获得当前支撑面板(7)与面板支架(5)之间的夹角β,然后发送给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依据接收到的β值获得当前支撑面板(1)与底座(7)的夹角α;
所述红外传感模块中的红外传感器(10)采用探测距离可调的主动式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10)设置在控制箱(6)的上面板;当运动者的手部进入红外传感器(10)的探测距离时,认为当前屈体运动有效;反之,则认为当前屈体运动无效;显示与控制模块中的红外计数器记录有效的屈体运动次数,然后发送给液晶显示屏(9)显示,同时将有效的屈体运动次数发送给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依据支撑面板(1)与底座(7)的夹角α以及有效的屈体运动次数对屈体运动进行评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屈体健身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健身模块中的滑动机构包括齿槽(4)和滑块(13);在所述底座(7)上设置相互平行且齿形结构相同的齿槽,每个齿槽内放置一个滑块,滑块能够在相应的齿槽内滑动;所述面板支架(5)的端部分别与两个滑块固接,当需要调节支撑面板(1)与底座(7)之间的夹角时,将两个滑块同步在相应的齿槽内滑动,带动支撑面板(1)绕铰接点A转动;当支撑面板(1)与底座(7)之间的夹角达到预期值后,将滑块紧固在齿槽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屈体健身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健身模块中的滑动机构包括滑块、滑槽、电机和蜗轮蜗杆;所述滑槽位于底座(7)的上表面,滑块能够在滑槽内滑动;所述面板支架(5)的端部与滑槽内的滑块固接;电机通过蜗轮蜗杆带动滑块在滑槽内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屈体健身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通过下述公式对屈体运动进行评分:
其中:C为评分值,范围为0-100;α为支撑面板(1)与底座(7)之间的夹角;N为有效的屈体运动次数;T为健身时间(s);μ为设定的正常成人平均屈体运动次数。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智能屈体健身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面板(1)的上表面敷设有防滑材料。
6.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智能屈体健身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面板(1)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7.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智能屈体健身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两种工作模式,分别为计数模式和计时模式;
在计数模式下,所述单片机接收外部输入的设定健身时间;在设定的健身时间内,红外计数器记录并向单片机发送有效的屈体运动次数,同时所述液晶显示屏实时更新剩余时间;到达设定的健身时间后,单片机对该次屈体运动评价打分;
在计时模式下,所述红外计数器记录并向单片机发送有效的屈体运动次数,同时所述液晶显示屏实时更新健身时间;当单片机接收到外部输入的停止指令后,停止工作并对该次屈体运动评价打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屈体健身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计时模式过程中,当健身时间达到设定的运动时间最大值时,系统自动停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294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球型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骨盆内侧壁斜形锁定组合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