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感线圈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32699.6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5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周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H01F41/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魏亮芳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感线圈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感线圈的制备,特别涉及一种电感线圈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感线圈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进行工作的器件,主要由线架及绕制于线架上的线圈组成。随着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电感线圈的应用也越来越为广泛,与此对应的,各式各样的电感线圈也在应运而生。
目前的电感线圈中,其上的线架部分主要由线轴部及线轴部两端的挡线部组成,形成一工字型的线架。在对线轴部和挡线部进行组装时,一般都是通过电阻焊等焊接工艺对其进行连接。正因为采用了这种焊接工艺,目前的电感线圈也就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缺点,主要表现为,通过焊接工艺对体积较小的电感线圈的线架进行焊接,对操作技艺要求很高,因此在焊接过程中,挡线部在焊接到线轴部的端部上时,难免会产生焊歪的现象,影响线架的质量,线架的质量又直接影响着绕线的质量,直至影响到整个电感线圈的质量,由此也体现出焊接工艺制作该线架时不稳定的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克服焊接的缺点,进而提高电感线圈的新的电感线圈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感线圈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线架的制程:选择不锈钢材质的棒料,通过冷镦机以冷镦方
式沿所述棒料的周向在所述棒料的中间部分冲出一周向的槽,形成所述线架的线轴部,剩余的两端形成所述线架的挡线部;
2)绕线的制程:在制备完成的所述线架上通过绕线机进行绕线,形成线圈。
优选地,上述的第1)步骤中,预先在所述棒料中划分出多个线架的加工位置再进行所述第1)步骤。
优选地,上述的第1)步骤中,所述冷镦机的模具还经过退火处
理。
优选地,上述的第1)步骤中,所述棒料的断面收缩率至少为70%,冷加工强化系数<8.0。
优选地,上述的第1)步骤中,完成冷镦的所述线架上,其内侧的合模线的线宽控制为<0.03mm。
优选地,上述的第2)步骤中,绕线速度控制为7500转/min,绕线线径≥0.01mm。
优选地,上述的电感线圈的制备方法还包括第3)步骤,在绕制完成的所述线圈的表面均匀涂覆一层具有磁性粉末的胶水,在所述线圈表面形成一胶水层。
优选地,上述的电感线圈的制备方法还包括第4)步骤,在所述胶水层表面设置一层铁镍材料的金属壳,所述金属壳上开设有供所述线圈的引脚引出的开口。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以冷镦的方式直接在棒料制作出工字型的线架,然后在该线架上进行线圈的绕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分部件焊接的作法,可以有效防止因焊接不稳定而引起的挡线部焊歪的情况,可以保证线架的质量,有效地保证线圈绕制的质量,从而提高电感线圈的整体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感线圈的制备方法的第1)步骤的实施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感线圈的制备方法的第2)步骤的实施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电感线圈的制备方法的第1)步骤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实施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电感线圈的制备方法所涉及的电感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棒料 2.线架 21.线轴部 22.档线部 3.线圈 31.引脚 4.胶水层 5.金属壳 51.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感线圈的制备方法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其包括以下步骤:
1)线架的制程:选择不锈钢材质的棒料1,通过冷镦机以冷镦方
式沿棒料1的周向在棒料1的中间部分切削出一周向的槽,即图1中所示的虚线部分,形成线架2的线轴部21,剩余的两端形成线架2的挡线部22,冷镦机的加工过程属于现有技术中可以获知的,在此不再赘述;
2)绕线的制程:在制备完成的线架2上通过绕线机进行绕线,形成线圈3,绕线机的绕线步骤也是属于现有技术中可以获知的,在此同样不再赘述。
本发明以冷镦的方式直接在棒料制作出工字型的线架,然后在该线架上进行线圈的绕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分部件焊接的作法,可以有效防止因焊接不稳定而引起的挡线部焊歪的情况,可以保证线架的质量,有效地保证线圈绕制的质量,从而提高电感线圈的整体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恒听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26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