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多功能电子秤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32189.9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7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燕;魏玉忠;金柯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海神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44 | 分类号: | G01G19/44;G01G19/62;G01G21/22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汉钦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多功能 电子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电子秤。
背景技术
据考证,体重秤的存在的最古老的证据的日期为公元前2400年至1800年印度河流域(今巴基斯坦境内)。 在此之前,没有任何可以测量体重的标准和精度。在埃及,体重秤可以追溯到大约公元前1878,但它们的使用可能延伸要早得多。真正现代意义上的体重秤是由达芬奇改进和发明的,随着电子秤行业的发展,慢慢很多的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电子秤被更多的人民使用,越来越多的电子秤品牌被人类熟悉例如上海凡展衡器是一家专业致力于电子衡器研制、开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一批精干的电子衡器专业技术人才,凭借领先的技术、创新严谨的设计,精良的生产设备、完备的检测和质量保证体系,为用户提供品质卓越的电子衡器。
目前市场上急需一种新型多功能电子秤。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电子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电子秤,包括:电子秤本体、承物盘和外接承物盘,所述的电子秤本体与所述的承物盘相连接,且所述的承物盘设置于所述的电子秤本体的顶部,所述的电子秤本体与所述的外接承物盘相连接,且所述的外接承物盘设置于所述的电子秤本体的一侧,所述的外接承物盘与所述的顶部设置有保护罩,所述的保护罩的材质与所述的承物盘的材质相一致。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秤本体上设置有显示区。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秤本体上设置有按键调节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新型多功能电子秤,此电子秤还可以作为日常称体重使用,也可以作为菜场或者超市称菜或者称散装食品使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新型多功能电子秤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电子秤本体,2、承物盘,3、外接承物盘,4、保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一种新型多功能电子秤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一种新型多功能电子秤,包括:电子秤本体1、承物盘2和外接承物盘3,所述的电子秤本体1与所述的承物盘2相连接,且所述的承物盘2设置于所述的电子秤本体1的顶部,所述的电子秤本体1与所述的外接承物盘3相连接,且所述的外接承物盘3设置于所述的电子秤本体1的一侧,承物盘2中放置物品用来称重,所述的外接承物盘3与所述的顶部设置有保护罩4,所述的保护罩4的材质与所述的承物盘2的材质相一致,可以在承物盘2放不下的时候,使用外接承物盘进行摆放,保护罩4用来保护东西不外掉,操作简单方便。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秤本体1上设置有显示区,显示重量。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秤本体1上设置有按键调节钮,用来调节承重的时间。
本发明一种新型多功能电子秤,解决了技术方案里的缺陷,此电子秤还可以作为日常称体重使用,也可以作为菜场或者超市称菜或者称散装食品使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海神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海神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21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曲柄快拆构造
- 下一篇:一种促使接木之间相互挤合的推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