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流高顺畅性的中冷器管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31973.8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1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韦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瑛 |
主分类号: | F02B29/04 | 分类号: | F02B2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流 顺畅 中冷器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流高顺畅性的中冷器管。
背景技术
中冷器的全称是中间冷却器,其工作原理是使增压空气在中冷器中受冷却介质作用而冷却。一个强调性能化的中冷器,追求的就是尽可能多的将空气吸进发动机,所以除了要有良好的散热能力外,压力损失的减低亦必须考量进去。比如中冷器内部构造若影响到气流的话,也就意味着发动机会损失一些动力。所以中冷器中作为气流通道的中冷器管对中冷器的性能影响很大,其要有很好的耐高温压力性能和耐振动性能,才能保证中冷器管的密闭性,防止压缩空气发生泄漏压力的问题。
目前中冷器管多采用不锈钢管、不锈钢弯头及高频焊管拼装焊接而成,外层处理多采用喷涂工艺,由于难以达到盐雾试验标准要求,常出现外漆脱落、管内过早锈饰、残留物超标、局部管路堵塞等现象留下事故隐患。目前有使用管径较粗但管壁极薄的201或301系列不锈钢管和弯头拼焊而成中冷器管,但这种加工方式成本高,生产周期长,不能保证其机械性能,较难控制安装指标。由于不锈钢的抗机械疲劳强度性能差,当发动机运行到一定程度超过疲劳强度,在焊接处就会断裂,直接影响发动机正常的理论设计功能,并引发意外事故。再有受到屈服强度的限制,不锈钢管不能弯制,只能拼装焊接,其工件的美观程度受到极大影响。中冷器管由于空间布置的原因,会有较多的曲线,形状也较复杂,加上内壁较薄,加大了焊接的难度,废品率也因此增加。传统的手工焊接或机械焊接,工件在焊接时极易变形且尺寸精度不够,不但会影响装配,更会影响性能。管内和管的密闭性极佳,目前的中冷器管的管体内因为有焊接痕迹的存在,会妨碍气流的通畅性,管体内有太多焊点与折角导致气流的顺畅性不佳。人工及原材料(直管与弯头对接吻合度)因素影响也较大,所以对人员素质、原材料上要求较高,劳动强度较大,生产率低,容易有焊穿及虚焊等问题,加上焊接劳动环境较恶劣、产生的气体及弧光辐射会产生二次污染,不符合环保要求,主机厂对产品的更高要求等原因,中冷器管的旧生产工艺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流高顺畅性的中冷器管,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冷器管采用不锈钢管、不锈钢弯头及高频焊管拼装焊接而成造成的气流顺畅性不佳的问题,该气流高顺畅性的中冷器管具有抗疲劳强度强,可塑性和耐腐蚀性高的特点。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流高顺畅性的中冷器管,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进/回水管的管体为高可塑性的铝合金管,所述进/回水管是由铝合金管直接弯制成型的无接头、无焊缝的一体式弯管。
进一步,所述铝合金管的材料选自1000系列至6000系列铝合金。
进一步,所述铝合金管的材料为铝镁合金、铝钛合金或铝锰合金。
进一步,所述铝合金管的直径25~100mm,壁厚1.2~3mm。
进一步,所述中冷器管的端口采用旋压工艺进行成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流高顺畅性的中冷器管,其管体采用高可塑性的铝合金管,不仅能达到不锈钢管所能达到的工艺要求,还具有抗疲劳强度强、可塑性和耐腐蚀性高、散热性好等优点;本发明采用铝合金管,具有极好的可塑性,只需一次下料,清理管内杂物后,可放在压弯模具中采用手工或机械方式直接压弯成型,省去了传统工艺的拼装、焊接工艺,使得加工工艺更简单、制作成本更低;本发明是由一根铝合金管直接压弯形成的无接头、无焊缝的一体式弯管,外形更美观,也具有更好的耐高温压力性能和耐振动性能,管内气流通畅性和管的密闭性极佳,管内也不能出现会妨碍气流的焊接痕迹,防止因为有太多焊点与折角导致气流的顺畅性不佳而发生压力损失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流高顺畅性的中冷器管,该中冷器管的管体为高可塑性的铝合金管,该中冷器管是由铝合金管直接弯制成型的无接头、无焊缝的一体式弯管。
铝合金管的材料选自1000系列至6000系列铝合金。
铝合金管的材料为铝镁合金、铝钛合金或铝锰合金。
铝合金管的直径25~100mm,壁厚1.2~3mm。
中冷器管的端口采用旋压工艺进行成型。
中冷器管的表面可经介质处理和阳/阴极处理,改变其金相成分,提高其分子密度,增加抗疲劳分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瑛,未经韦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19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设备无线测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光辐射测试系统及其光源移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