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程加标回收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31624.6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4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彭俊;武军贤;林银涛;张珏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4102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程 回收 控制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标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远程加标回收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按照实验室的分析流程,在在线监测系统上使用加标装置和控制软件实现加标回收,然而使用的加标回收只能通过在线监测系统的软件实现脱机控制,加标浓度与加标体积均为设定好固定不变的值,加标浓度与加标体积一旦设定以后就需要按照设定的数据进行加样和计算,被测单位就可以根据加标样浓度与加标样体积算出需要的加标后的水样浓度(如达标的加标后的水样浓度),然后人工进行更改加标样本、加标浓度等数据,人工修改后的数据不是真实数据。
现有加标回收加标体积和加标浓度固定,从而可以人为修改加标后数据以保证加标回收率达到要求,而监控部分需要得到真实数据。
针对现有技术中可以人为修改加标后数据,导致检测数据不真实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可以人为修改加标后数据,导致检测数据不真实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程加标回收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远程加标回收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监测系统,远程发送控制命令给基站管理系统;基站管理系统,与监测系统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控制命令之后,从控制命令中提取加标体积数据和加标设备参数,并将加标体积数据发送至与加标设备参数对应的加标设备;加标设备,与基站管理系统连接,用于在接收到加标体积数据之后,自动使用加标体积数据对样本加标。
进一步地,基站管理系统还用于查询加标设备的工作状态,并在工作状态由加标状态变为空闲状态之后,采集测试设备的测试数据,并发送测试数据;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平台,与基站管理系统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来自基站管理系统的测试数据之后,使用测试数据计算加标后的样本的加标回收率。
进一步地,控制平台包括:控制器,用于判断加标回收率是否符合预设范围,其中,在加标回收率符合预设范围的情况下,确定测试设备的测试数据为有效数据;在加标回收率不符合预设范围的情况下,确定测试设备的测试数据为无效数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远程加标回收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远程发送控制命令;从控制命令中提取加标体积数据和加标设备参数;获取与加标设备参数对应的加标设备;控制加标设备使用加标体积数据对样本加标。
进一步地,在控制加标设备使用加标体积数据进行加标动作之后,方法包括:查询加标设备的工作状态;在工作状态由加标状态变为空闲状态之后,计算加标后的样本的加标回收率。
进一步地,在计算加标后的样本的加标回收率之后,方法包括:判断加标回收率是否符合预设范围;在加标回收率符合预设范围的情况下,确定测试设备的测试数据为有效数据;在加标回收率不符合预设范围的情况下,确定测试设备的测试数据为无效数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远程加标回收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包括:发送模块,用于远程发送控制命令;提取模块,用于从控制命令中提取加标体积数据和加标设备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加标设备参数对应的加标设备;加标模块,用于控制加标设备使用加标体积数据对样本加标。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包括:查询模块,用于查询加标设备的工作状态;计算模块,用于在工作状态由加标状态变为空闲状态之后,计算加标后的样本的加标回收率。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还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加标回收率是否符合预设范围;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加标回收率符合预设范围的情况下,确定测试设备的测试数据为有效数据;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加标回收率不符合预设范围的情况下,确定测试设备的测试数据为无效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16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