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稻米镉超标的综合防治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731463.0 申请日: 2013-12-27
公开(公告)号: CN103749223B 公开(公告)日: 2016-11-23
发明(设计)人: 李满旺 申请(专利权)人: 李满旺
主分类号: A01G16/00 分类号: A01G16/00;A01C21/00;C05G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53600 福***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稻米 标的 综合防治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稻米镉超标的综合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有18亿亩耕地,占世界7%的耕地连续30多年农业生产施用了世界上三分之一的氮肥和三分之一的磷肥,形成了农业生产全面依赖化学农药和化肥的局面。随着人口数量的大幅度增加,采矿、冶金和制造等工业的快速发展,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以及城市污水、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导致重金属污染急剧上升,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说,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达3亿亩,全国每年出产重金属污染粮食多达1200万吨,污染粮食最终进入人类食物链。其中镉(Cd)污染所引发的问题倍受关注。金属镉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强致癌物质,长期食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并且很容易致癌。1997年以来,美国毒物及疾病管理局一直将镉列为第6位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毒物质。近年来,粮食作物重金属污染事件“大米镉超标”在湖南、广西、江西、广东等地频发。尤其中国是稻米生产和消费大国,约有60%的人口以稻米作为主食,由于“镉米”的危害后果极其严重。因此稻米镉污染事件,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据调查,镉具有较强的迁移性和植物吸收的隐蔽性,“镉是一种银白色有光泽的重金属,毒性很强,在人体内潜伏可达10-30年。”由水源或食物等引起的镉中毒多为慢性发作,会引起消化道黏膜刺激,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抽搐等症状。这种慢性中毒最容易损伤人的肾、脾、肝脏等器官,还会引发贫血、生殖功能下降等。如果长期摄入受到镉污染的食品,会造成镉在体内蓄积,导致骨软化症,周身疼痛,被称为“痛痛病”。镉本身也是致癌物之一,能引起肺、前列腺和睾丸的恶性肿瘤。

大量的调查数据分析表明:水稻因水层灌溉,土壤常处于还原状态,是对镉吸收最强的大宗谷类作物,其籽粒含镉的水平仅次于生菜。大米镉超标主要与耕地污染有关,植株吸收了土壤中的镉,从而稻米的镉含量增高。由于我国耕地土壤平均全镉含量变化幅度为0.06mg/kg~2.95mg/kg,大部分污染土壤镉含量处于轻度污染水平,而所生产的稻米镉含量大多数低于国家质量标准,针对这一现状,采取一套快速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使稻米镉含量符合国家稻米质量标准,对确保我国粮食质量安全生产,缓解当前的人口与耕地资源矛盾,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水稻生长阶段不同施不同数量的植物生态有机肥和植物生态营养液的稻米镉超标的综合防治方法。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稻米镉超标的综合防治方法,本方法首先改良含有镉污染的水稻田的土壤,施植物生态有机肥1500kg/hm2~3000kg/hm2,所述的植物生态有机肥的浓度为1500kg/hm2~3000kg/hm2,然后在水稻全生育期喷施植物生态营养液3-6次,0.2-0.3kg/亩加水100斤,同时施底肥;水稻秧苗的管理期施用植物生态有机肥300kg/亩,水稻生长期施用植物生态有机肥150~250kg/亩,水稻中后期施用植物生态有机肥25kg/亩。

所述的稻米镉超标的综合防治方法,水稻田的土壤含镉分为轻度镉污染和重度镉污染,轻度镉污染为土壤中镉含量为0.2mg/kg~1.0mg/kg时,植物生态有机肥的施用量为1500kg/hm2~2250kg/hm2;重度镉污染为土壤中镉含量为1.0mg/kg以上,有机肥的施用量为2250kg/hm2~3000kg/hm2

所述的稻米镉超标的综合防治方法,所述的水稻生长期施用植物生态有机肥150~250kg/亩,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要施底肥,所述的底肥为分蘖肥、穗肥、粒肥。

所述的稻米镉超标的综合防治方法,水稻生长期的管理,苗期在秧田上施植物生态有机肥250kg/亩,播种后10-15天再施植物生态有机肥50kg/亩,同时喷施植物生态营养液一次0.2-0.3kg/亩,兑水100斤喷施;在水稻分蘖期施用植物生态有机肥25-50kg/亩,同时喷施植物生态营养液两次每次用量0.3kg/亩,兑水100斤之后再喷施。

所述的稻米镉超标的综合防治方法,改良土壤施肥,基肥施肥在插秧之前、土地耕翻时进行,施植物生态有机肥100kg/亩作基肥,插秧后看苗追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满旺,未经李满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14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