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软排线进料的分线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730414.5 | 申请日: | 2013-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7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 发明(设计)人: | 郭池洪;曹洪胜;操林;侯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福易雅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6F1/38 | 分类号: | B26F1/38;B26D7/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排线 进料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线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软排线进料的分线机构。
背景技术
软排线内部含有铜线外部包有塑胶的线束,一般的软排线总共有32根线,32根线的设计不能满足后续安装使用的需要,需要通过分条设备将32根线按4、6或8根线分成若干组,为后续的加工做好准备。但是目前的分线机构上刀模和下刀模被设置好以后就不可以再移动,当一卷软排线加工完成后,由于上刀模和下刀模无法移动,这样两者之间的距离很小,想再次插入未加工的软排线十分困难,装线时间长,容易造成走线错误,影响后面的加工,同时线束在分离时塑胶很容易被损坏,影响产品的品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分线机构的上刀模和下刀模无法移动,两者之间的距离很小,想再次插入未加工的软排线十分困难,装线时间长,容易造成走线错误,影响后面的加工,同时线束在分离时塑胶很容易被损坏,影响产品品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软排线装线方便快捷,且保证软排线不会被磨损损害的便于软排线进料的分线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于软排线进料的分线机构,包括支架和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齿轮、下齿轮、上刀模、下刀模、滑动板、连接板、移动轴、连接臂和把手,在支架侧面设置有电机,在支架内设置有两个平行的固定板,所述下转轴穿过两个固定板,且在下转轴上套设有下齿轮和下刀模,所述电机输出轴与下转轴相连接,在每块固定板上部设置有用于放置滑动板的开口,所述上转轴穿过两个滑动板,所述上齿轮套设在上转轴上,所述上转轴末端套设有上刀模,所述两个滑动板顶部共同固定有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部设置有一个穿过支架顶部的移动轴,所述移动轴两端连接有连接臂,所述两个连接臂顶端通过销轴固定,所述把手能够绕销轴转动。
前述的一种便于软排线进料的分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刀模上设置有若干圈滚刀,所述相邻两圈滚刀之间留有空隙。
前述的一种便于软排线进料的分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在相邻两圈滚刀之间的空隙位置上设置有垫圈。
前述的一种便于软排线进料的分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两个固定板之间设置有下齿轮,在固定板的外侧设置有下刀模。
前述的一种便于软排线进料的分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滑动板之间设置有上齿轮,在滑定板的外侧设置有上刀模。
前述的一种便于软排线进料的分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输出轴与下转轴通过联轴器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便于软排线进料的分线机构,在每块固定板上部设置有用于放置滑动板的开口,所述上转轴穿过两个滑动板,所述上齿轮套设在上转轴上,所述上转轴末端套设有上刀模,所述两个滑动板顶部共同固定有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部设置有一个穿过支架顶部的移动轴,所述移动轴两端连接有连接臂,所述两个连接臂顶端通过销轴固定,所述把手能够绕销轴转动。操作人员转动把手,把手带动连接臂移动,同时带动连接臂连接的移动轴移动,移动轴带动连接板移动,移动板可以带动滑动板在固定板开口内移动,使得上刀模上移离开加工位置,便于将待加工软排线放置于加工位置,装线速度快,效率高,且装线更加精确,为后续加工提供了保障。另外在刀模上设置有若干圈滚刀,在相邻两圈滚刀之间的空隙位置上设置有垫圈,垫圈的厚度等于要放置几根线束的总厚度,这样被分离的线束可以落在垫圈上,避免了磨损,提高了加工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便于软排线进料的分线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便于软排线进料的分线机构,包括支架1、电机2、上齿轮3、下齿轮4、上刀模5、下刀模6、固定板13、滑动板14、连接板15、移动轴16、连接臂17、销轴18和把手19,在支架1侧面设置有电机2,在支架1内设置有两个平行的固定板13,所述下转轴9穿过两个固定板13,且在下转轴9上套设有下齿轮4和下刀模6,下齿轮4设置在两个固定板13之间,下刀模6设置在固定板13的外侧,电机2输出轴7通过联轴器8与下转轴9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福易雅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福易雅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04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