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切削的组合型刀排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30078.4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7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黄启贤;汤建湘;牙韩春;莫振武;覃鸿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江航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7/00 | 分类号: | B23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夏晏平 |
地址: | 545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切削 组合 型刀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是切削加工刀具。
背景技术
轮毂是一种回转型,多台阶的机加工产品,轮毂与驱动桥、轮轴、轮胎装配后,组成工程机械的驱动、行走机构,既担负着来自驱动桥输出巨大扭矩的传递功能,同时又承载着工程机械在恶劳工况下作业时来自轮胎的冲击扭矩。该零件除自身强度要求高外,其加工尺寸精度,两端轴承安装位同轴度要求都较高。
现有的加工工艺是利用数控立车加工,分两道工序完成。
(1)夹住小外圆,头粗,精车大端端面、外圆及内孔达到图纸要求;
(2)以心轴定位,钩型压板压大端面背面,粗、精车小头各台阶外圆及内孔达到图纸要求。
该加工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1)采用心轴定位方式加工,受设备主轴中心与夹盘回转中心同轴度偏差及定位心轴与工件孔配合间隙的共同影响,加工后工件的同轴度精度难以保证。
(2)为满足此类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设备原选配的5工位刀架,加工过程需要使用的刀具数量多,且需多次旋转换刀,易造成刀架损坏,刀架的采购成本和维修成本都很高。
(3)刀架的回转直径大,换位换刀时刀架需移开足够的安全行程,再回位,所需辅助时间较长,综合切削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能适应多种切削要求,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高的高效切削组合型刀排。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切削的组合型刀排,具有刀架7,在刀架7上装有刀轴4,在刀轴4端部装有刀夹5,在刀架7上装有多个刀排1、2、3,相邻的刀排之间相隔45°-250°,刀排上装有刀轴4和刀夹5,刀夹5上装有几种不同类型的刀具6。在刀夹5上具有多个不同位置的刀具固定螺孔,根据刀具6所需安装角度及伸出长度选择固定螺孔。刀轴4的长度不同,根据需要选择组装。
在轮毂加工中,选择具有三个刀排的组合型刀排,分别配置相应的不同切削刀夹,通过数控程序控制,一次装夹刀排,就能完成各部位的粗、精加工工艺。整个加工简化为:(1)夹小头,粗车大头端面和外圆;(2)夹大头,粗、精车小头端面和外圆。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首先达到了适应多种切削的要求,加工质量和效率高的要求,并具有:
(1)使用刀架数量由原52位减少到了32位;
(2)在刀架使用的同时,也减轻了整个刀架的负载重量,数控刀架的维修频率由6次/年减少至1次/年,每年减少单项设备维修费用约3万元;
(3)转位换刀由原来6次减少至仅3次,大大减少了刀盘转位辅助时间,使该工序单件加工时间由20分钟/件减少至10分钟/件,生产效率提高一倍;
(4)一次装夹完成所有孔系的粗、精加工,100%保证同轴度要求,综合产质量合格率明显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种高效切削的组合型刀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组合型刀排加工示意图。
A图为组合刀排3加工示意图
B图为组合刀排2加工示意图
C图为组合刀排1加工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刀排1,2-刀排2,3-刀排3,4-刀轴,5-刀夹,6-刀具,7-刀架。
具体实施方式
现用以下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刀架为一正五边形体,在依次相邻的三边分别装有刀排1、刀排2和刀排3.刀排1由刀轴,左、右偏外圆车刀组成,刀排2由刀轴,左、右偏外圆车刀组成,刀排3由刀轴、端面车槽刀和外圆车刀组成。在加工轮毂时,只一次装夹就能完成工序中的三个工步:
加工工步A,由组合刀排3进行,依次完成端面槽和上轴承孔的粗加工;
加工工步B,由组合刀排2进行,依次完成下轴承孔的粗加工和精加工;
加工工步C,由组合刀排1进行,依次完成上轴承孔、上端面和外圆的精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江航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江航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00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