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薯淀粉除杂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29943.3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5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赵天学;王志华;张宗现;刘相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天豫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30/04 | 分类号: | C08B30/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黄军委 |
地址: | 477150 河南省周口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薯 淀粉 生产工艺 | ||
1.一种红薯淀粉除杂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对于经清洗、破碎、筛分后的红薯淀粉乳,按照如下的流程进行处理:
① 利用集成三级除砂器,根据物料中淀粉和砂土比重差异去除红薯淀粉乳中的砂土杂质,降低淀粉成品中的灰分含量;
②对经过除砂处理的淀粉乳液,采用两级高速碟片分离机,根据淀粉物料与蛋白、果胶的密度差异,使重质的淀粉沉降,淀粉浆液中的蛋白质、果胶轻质杂质被分离,降低淀粉成品中的蛋白质、果胶杂质含量;
③ 采用六—十二组多级旋流分离器,采用顺次逆流洗涤方式,即前端进料,而洗涤水由最后一级加入的方式,进一步去除淀粉乳浆中的蛋白质以及不溶性纤维杂质,提高淀粉成品的纯度和细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薯淀粉除杂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用三级十二组除砂器进行除砂处理:将淀粉乳液浓度控制在8Be-10Be进入一级除砂器,进浆压力控制在0.35mpa-0.4mpa,一级除砂器顶部排出的轻相液进入二级除砂器;依次,二级除砂器的轻相液进入三级除砂器,三级除砂器下部泥砂收集器内泥砂含量较少的上清液再进入一级除砂器,循环工作,使三级除砂器顶部排出的轻相液浓度控制在6Be-8Be。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红薯淀粉除杂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采用两级六组高速碟片分离机去除淀粉乳中的灰分、蛋白质含量:三级除砂器顶部排出的浓度为6Be-8Be淀粉乳液进入一道分离机,进料流量控制在25~28m3/小时,进行第一级分离;
再将一级分离后的浓度在18Be~20Be的淀粉乳液稀释到浓度为6Be-8Be,并依次进入下一道分离机进行浓缩分离,含在淀粉乳液内的红薯蛋白及其它非淀粉物质由轻相液口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红薯淀粉除杂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采用多级旋流分离器,根据水、淀粉、黄浆的比重不同,从淀粉乳液中分离出不溶性蛋白质及残余的可溶性蛋白质、细小纤维:将经过碟片分离机分离浓缩后的淀粉乳液打入旋流分离器供料池,用洗涤水稀释到浓度为9Be-11Be,然后开启旋流分离器供浆泵,使淀粉乳液经过滤器进入一级旋流分离器,压力控制在0.8mpa~1.0mpa之间;
然后依次进入二级、三级旋流分离器到末端旋流分离器,旋流分离器洗涤水从末端旋流分离器依次由喂料泵逐级进入最前端第一级旋流分离器;旋流分离器进浆流量控制在30~35m3/小时,洗涤水流量控制在4~6m3/小时,出浆压力控制在0.3mpa~0.4mpa,淀粉乳液、洗涤水在旋流分离器中由进料泵进行交替洗涤分离、浓缩,从而达到淀粉乳洗涤、精制、纯净、浓缩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天豫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天豫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994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丙硫菌唑的杀菌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资源管理方法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