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背接触方式收集电子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727217.8 | 申请日: | 2013-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2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 发明(设计)人: | 黄阳;戴松元;陈双宏;肖尚锋;隋毅峰;翁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G9/20 | 分类号: | H01G9/20;H01G9/008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方式 收集 电子 染料 太阳电池 | ||
1.一种背接触方式收集电子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上、下两块透明的导电基板,上导电基板的下端面、下导电基板的上端面分别并列分布有金属栅极,每条金属栅极上有孔洞与其对应的上或下导电基板的背面相通,孔洞中填充有导体材料将金属栅极引出到上或下导电基板背面,分别通过导体金属片将上、下导电基板背面各孔洞连接起来,形成电池的引出电极,在下基板上设置两个电解液灌注孔,整块电池中的电解液是相通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接触方式收集电子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基板是透明玻璃或透明塑料或透明高分子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接触方式收集电子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条金属栅极上有一个或多个孔洞,每个孔洞内填有导电材料,金属栅极通过孔洞中的导电材料与透明基板背面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接触方式收集电子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体材料是导电银浆或导电碳浆或导电铜浆或导电铝浆或导电镍浆或其它合金导体浆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接触方式收集电子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体金属片是导电银片或导电铜片或导电铝片或导电镍片或其它合金片状导体材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接触方式收集电子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导电基板上位于相邻两金属栅极之间附有吸附染料的纳米多孔薄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接触方式收集电子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栅极和导电基板的四周附有密封材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接触方式收集电子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下基板上设有两个电解液灌注孔,电解液可通过其中一个孔注入,流经整块电池后通过另一个孔流出,整块电池中的电解液是相通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721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