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流量回收装置的生物转盘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27079.3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9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天朗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08;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河北省定兴***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流量 回收 装置 生物 转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污装置,尤其是一种使用生物处理技术的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关键时期,而且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也日益增多而且由于现今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污水中各种化学元素及微生物也随之增加,现有的生化处理污水系统虽可达到排放水的水质要求,但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仍需对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加以改进,以进一步增强其污水处理效果,提高出水水质的标准,因此现今急需一种能减少污水中各种微生物和化学元素的采用生物化学方法的污水处理系统,从而减少污水对自然环境的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具有流量回收装置采用生物处理技术的生物转盘处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有流量回收装置的生物转盘包括:格栅和过滤装置,原污水经过格栅进行处理拦截原污水中较大直径的颗粒物质和具有较大体积的悬浮物质,在过滤装置中会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少量有机物;其特征在于具有流量传递装置的生物转盘还包括:调节池和生物转盘,污水从调节池通过管道进入生物转盘,在生物转盘中进行污水的生物处理和沉淀,污水经过生物转盘通过提升泵进入过滤装置然后进行排出。
生物转盘包括:初沉池、生物处理单元和二沉池,通过所述调节池的原污水进入生物转盘的初沉池,污水中比重较大的颗粒物质将在初沉池中得到初次沉降然后在生物处理单元内进行生物处理,从生物处理单元流出的污水中加入除磷药剂后进入二沉池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少量有机物,二沉池沉淀的污泥间歇泵回至初沉池与原污水进行混合。
生物处理单元还包括: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流量传递装置和流量回收装置;污水中的微生物在适宜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并附着在生物处理单元的盘片上形成生物膜,在所述生物处理单元的厌氧区活性污泥进行有机吸附并进行反硝化反应使碳源得到消耗;在好氧区发生污水的硝化反应,氨氮经过硝化细菌转化成硝态氮,经硝化细菌处理产生的部分硝化液被泵回至生物处理单元的厌氧区;在生物处理单元的每组盘片簇终端的支架外侧安装有流量传递装置,并在生物处理单元的中心轴上端安装具有倾斜槽的流量回收装置,流量传递装置中的污水逐渐流入流量回收装置中,流量回收装置中的污水通过倾斜槽流回生物处理单元,阻止大量污水进入生物处理单元时对生物处理单元内微生物处理的冲击。
流量传递装置可以是两边呈直角的桶状或是梯形的桶状。
安装在盘片簇终端的支架外侧的流量传递装置的数量大于等于1。
流量传递装置和流量回收装置可以是玻璃钢、塑料或者金属材质中的一种。
本发明采用生物处理技术的生物处理污泥装置有效的去除了污水中的杂质,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污水可排放到河流或者湖海。鉴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该发明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其推出必然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流量回收装置的生物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流量回收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的实施例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具有流量回收装置的生物转盘包括:格栅1、过滤装置12、平衡调节池2和生物转盘4,原污水经过格栅1进行处理拦截原污水中较大直径的颗粒物质和具有较大体积的悬浮物质,在过滤装置12中会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少量有机物,污水从平衡调节池2通过管道进入生物转盘4,在生物转盘4中进行污水的生物处理和沉淀,污水经过生物转盘4通过提升泵进入过滤装置然后进行排出。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所示,生物转盘4包括:初沉池3、生物处理单元14和二沉池5,通过平衡调节池2的原污水进入生物转盘4的初沉池3,污水中比重较大的颗粒物质将在初沉池3中得到初次沉降然后在生物处理单元14内进行生物处理,从生物处理单元14流出的污水中加入除磷药剂后进入二沉池5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少量有机物,二沉池5沉淀的污泥间歇泵回至初沉池3与原污水进行混合,从二沉池5泵回至初沉池3的污泥与原污水进行充分混合,污泥中的有机物促进了原污水中微生物的生成,污泥和原污水的混合液在初沉池3中实现共同沉淀,上清液将自流至生物处理单元14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天朗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天朗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70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