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轧延线、镀锌线电力避峰调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26046.7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1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基城;顾亚峰;张晓刚;沈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烨辉(中国)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21/12 | 分类号: | C25D21/12;B21B37/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朱林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延线 镀锌 力避 调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避峰调控方法,具体是一种钢板生产企业用的轧延线、镀锌线电力避峰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力供应上,供电企业(如供电公司)一般与大型电力用户采用合约容量供电模式,此种模式是按照合约容量大小给付一定的月基本电费。在超过合约容量时,超过合约容量的部分要采取罚款措施。
判断用户用电量是否超过合约量的依据是用电需量,用电需量就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最大值(在电力行业多取15分钟)。因此,如果不加以管控,将对大型用电企业或者因基本电费过高的企业造成用电成本增加,或者因超过合约容量遭到罚款。
轧延线的用电特性:根据从数据收集系统观察轧延线用电曲线可以看出,其即时功率从低到高呈往复式变化,其即时功率根据当前生产的钢带的厚度、生产的速度而变化。相同的钢带厚度时,速度越快功率越高;相同的速度时,钢带越厚功率越高。一般最高功率都出现在中间道次(pass)的最高速段。
镀锌线镀锌槽(POT)的用电特性:正在使用的POT的即时功率也是呈高低往复式变化。
当轧延线与镀锌线POT的用电高峰都重叠在一起时,即时功率将超合约容量。
目前,为了解决即时功率将超合约容量的问题,一般采用人工调整避开重迭时期,但这种方法因产线特性及配合度的原因,导致无法及时有效地避开用电高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轧延线、镀锌线电力避峰调控方法,该方法调控及时准确,效率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轧延线、镀锌线电力避峰调控方法,当连续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超过设定值时:
轧延部分,包括两条轧延线,检测轧延线上的轧延机是否处于最后一道次:
1)若两条轧延线的轧延机都未处于最后一道次,将实时功率高的轧延线的轧延机降速,另一条轧延线的轧延机限制功率上升,设定时间t1,达到时间t1后自动恢复至变化前状态;
2)若有一条轧延线的轧延机处于最后一道次,将未处于最后一道次的轧延线的轧延机降速,另一条轧延线的轧延机限制功率上升,设定时间t2,达到时间t2后自动恢复变化前状态;
3)若两条轧延线的轧延机都处于最后一道次,将两条轧延线的轧延机都降速至轧延线的轧延机设定最高速度的一半进行生产,设定时间t3,达到时间t3后自动恢复变化前状态;
镀锌部分,包括第一镀锌线、第二镀锌线和第三镀锌线;将镀浴中含有55%铝的镀锌槽称为第一镀锌槽,镀浴中全部为锌的镀锌槽称为第二镀锌槽,镀浴中含有5%铝的镀锌槽称为第三镀锌槽;所述第一镀锌线包括第一镀锌槽、预熔槽和第二镀锌槽,所述第二镀锌线包括第二镀锌槽和第三镀锌槽,所述第三镀锌线包括第一镀锌槽、预熔槽和第二镀锌槽,镀锌线上的第一镀锌槽和预熔槽同时使用生产,而在每条镀锌线上同时只能有一个镀锌槽使用生产;
第一镀锌线:
若使用第一镀锌槽和预熔槽生产时,且预熔槽的功率在W以下时,第一镀锌槽、预熔槽切换至保温等待状态,设定时间t4,达到时间t4后自动恢复变化前状态;
若使用第二预熔槽时,且距离前次切换时间大于T时将第二预熔槽切换至保温等待状态,设定时间t5,达到时间t5后自动恢复变化前状态;若使用第二预熔槽时,距离前次切换时间不大于T时,不切换当前状态;
第二镀锌线:
无论是使用第二预熔槽生产还是使用第三预熔槽生产,在距离前次切换时间大于T时将其切换至保温等待状态,设定时间t6,达到时间t6后自动恢复变化前状态;在距离前次切换时间不大于T时不切换当前状态;
第三镀锌线:
无论是使用第一镀锌槽和预熔槽生产还是使用第二预熔槽生产,在距离前次切换时间大于T时将其切换至保温等待状态,设定时间t7,达到时间t7后自动恢复变化前状态;在距离前次切换时间不大于T时不切换当前状态。
所述t1=t2=t3=t4=t5=t6=t7=90秒。
所述预熔槽的功率W=500k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烨辉(中国)科技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烨辉(中国)科技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60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