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连轧生产线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25975.6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2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曹艳锁;雷旭辉;李亨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万达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26 | 分类号: | B21B1/26;B21B15/00;B21C4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45128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连轧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带材生产装置,特别是指一种热连轧生产铝带材的生产线。
背景技术
热连轧是一种生产钢材、铝材的方式,用铸造板坯作原料,经加热炉加热后进入粗轧机,粗轧料经切头、尾后再进入精轧机,由计算机控制轧制,终轧后即经过卷取机卷取成卷。
热轧机生产线上,在最后一个精轧机出口处设有同位素单点测厚仪,通过同位素单点测厚仪检测带材的厚度。然而同位素单点测厚仪的测量稳定性受环境的影响较大,输出厚差很不稳定,并且同位素单点测厚仪的源为天然放射性同位素铀,对工人的身体健康有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热连轧生产线,能够精确的检测、控制铝带材的厚度和平直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热连轧生产线,包括加热炉、第一入口对中装置和热粗轧机,热粗轧机出口处设有出口对中装置,出口对中装置的出口依次设有重剪、轻剪和垛码机,垛码机后依次设有第一精轧机、第二精轧机、第三精轧机和第四精轧机,第四精轧机的顶部设有横向导轨,横向导轨上设有沿着横向导轨滑动的凸度仪,凸度仪上有信号指示灯指示工作状态,第四精轧机的出口设有圆盘切边机、圆盘切边机的出口端依次设有导向辊、卷取机,卷取机下方设有运卷车,运卷车设置在滑轨上。
圆盘切边机和导向辊之间还设有出口剪,出口剪的入口处铰接有支撑板,支撑板和出口剪的支架之间还设有支撑油缸。
所述卷取机后方还设有助卷器,助卷器设置在纵向导轨上,助卷器包括卡盘,卡盘下端铰接有卡爪,卡爪上连有卡紧油缸,卡爪还与卡带下端相连,卡带上端与拉紧油缸相连。
所述运卷车包括底板,底板两侧设有滑轮,滑轮设置在滑轨上,底板上设有车体,车体顶部设有滚轮,车体的支撑面向下凹陷。
所述车体顶部的滚轮为四个,滚轮分布在长方形的四个角上。
所述加热炉是推进式加热炉。
所述卷取机的主轴低于导向辊,在卷取铝带的时候,铝带从卷取机主轴的上方卷入。
本发明利用凸度仪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同位素单点测厚仪,凸度仪在检测的过程中,受环境影响较小,凸度仪在横向导轨上移动到前端时,能够实时记录带材纵、横向的所有问题,并及时把信号反映给上级控制系统。凸度仪在不工作状态不会有放射性,不影响工人健康,在工作状态下指示灯会发出信号,提醒工作人员保持安全距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热连轧生产线中出口部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助卷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运卷车放大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热连轧生产线中出口部位结构示意图。
其中,1.加热炉,2.第一入口对中装置,3.热粗轧机,4.出口对中装置,5.重剪,6.轻剪,7.垛码机,8.第二入口对中装置,9.第一精轧机,10.张力辊装置,11.第二精轧机,12.第三精轧机,13.第四精轧机,14.凸度仪,15.圆盘切边机,16.导向辊,17.卷取机,18.助卷器,18-1卡爪,18-2.卡盘,18-3.卡带,18-4.卡紧油缸,19.运卷车,19-1.滑轮,19-2.滚轮,19-3.支撑面,19-4.底板,19-5.车体,20.基础,21.支撑板,22.出口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万达铝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万达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59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首折弯工装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污染土壤原位联合修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