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24963.1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29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俞春明;余开刚;王继超;张国华;郑启升;特伦斯·F·李托;斯蒂芬·瑟迪欧;杨安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6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侦测组件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USB协会为了强化USB连接器的电源传输能力,制定了USB PD (Power Delivery,电源传输)规格书,规定了符合该规格的USB PD插座及USB PD插头界面。其中,USB PD插头相对于传统USB插头具有更长的外壳,该外壳插入到USB PD插座内的部份也更长。USB PD插座上设有插入侦测端子和PD侦测端子,其中PD侦测端子只有在USB PD插头插入时,才会被USB PD插头的外壳前端触动到,而传统USB插头的外壳则不会触动上述PD侦测端子。但是,USB PD (Power Delivery)规格书中的USB PD插座的PD侦测端子设置在插座的收容腔的下方,需要占据了一定的空间,该布置方式对于沉板型及堆叠型产品会造成一定的设计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侦测组件的电连接器。
为达成上述之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用于与一对接插头对接,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固定在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及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以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舌板;所述金属壳体覆盖绝缘本体,并形成环绕所述舌板用于收容对接插头的收容空间,该电连接器还包括两侦测端子,所述两侦测端子分别设有延伸入上述收容空间内的侦测部,所述侦测部分别位于舌板相对两侧。
本发明也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能够选择性的与一种较短的插头及一种较长的插头对接,其包括:绝缘本体、遮蔽壳体及若干设置在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所述遮蔽壳体包覆该绝缘本体以与该绝缘本体共同形成一收容空间,该绝缘本体还设有位于收容空间内的舌板,所述导电端子具有暴露在该舌板表面的接触部,该电连接器还包括一对具有侦测部的侦测端子,该对侦测端子的侦测部分别设置在舌板的相对两侧,且位于收容空间后端,以便使该对侦测端子能够借助所述较长的插头的外壳电性导通,而不会被所述较短的插头导通,因为该较短的插头延伸入收容空间的有效距离不足够碰到所述侦测部。
相比较先前的电连接器,本发明电连接器的侦测端子设置在舌板的旁侧,不会占用收容空间上下方向的空间,能够适用于沉板式及堆叠式等多种电连接器的设计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与图1相似,取自另一角度。
图3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又一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组合图。
图5为图3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6为图3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另一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7为本发明电连接器沿图1 A-A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100为一种USB 3.0插座,需要指出的是:其它类似连接器,比如USB 2.0连接器,eSATA连接器,DisplayPort连接器等,同样可以采用本发明与侦测端子相关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电连接器100除了侦测端子外,与USB 3.0插座连接器结构基本相同。传统的USB 3.0插座连接器记载在多篇专利文件中,例如,美国专利第7,625,243号及其中国家族专利CN101409395B,其中这些专利所揭露的内容与本发明不相冲突的部份被引入此处作为参考。
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金属壳体2及若干固定在绝缘本体1上的导电端子3,该金属壳体2覆盖该绝缘本体1并与该绝缘本体1共同定义一收容空间10。所述收容空间10沿前后方向定义有插接方向。金属壳体2的相对两侧组装有位于收容空间10外侧的侦测模组4。
图4至图6揭示了本发明电连接器100的分解图,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基部11、组装在基部11上并自基部11向前延伸的对接部12以及组装在基部11后侧的定位座13,其中基部11与对接部12可以设置成一体成型。所述导电端子3包括9根,分别为5根第一端子30以及4根第二端子31,共同构成符合USB 3.0标准的端子排布。
基部11设有沿前后向贯通基部11的槽道110,对接部12向后组入基部11的槽道110内,两个扣持臂120自对接部12的后端向后延伸并与形成在基部11后端的凹口111相互卡扣以将对接部12固定在基部11上。对接部12设有向前延伸超过基部11的舌板122,该舌板122暴露在所述收容空间10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49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