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轴类零件淬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24906.3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7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姜电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市电波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28 | 分类号: | C21D9/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零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轴类零件淬裂的方法,属于轴类零件热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加工轴类的过程中,很多零件的外圆表面需进行淬火,热处理深2mm-3mm,使其表面具有较高的硬度,由于轴类零件的外圆尺寸精度要求高,在淬火前其外圆一般都留磨加工余量,其余尺寸如孔要全部加工到位,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往往在对轴类零件进行淬火热处理时,直接将加工有通油孔的轴类零件进行热处理,由于轴类零件上的通油孔的孔口处比较薄弱,其加工好的通油孔孔口受高温后,很容易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导致孔口脆裂,若淬火后再加工该通油孔,由于外圆表面太硬钻不动该孔,根本无法加工。所以现有的带有孔的轴类零件的热处理技术还是不够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操作方便、能防止轴类零件上通油孔淬火时孔口淬裂、并能达到加工精度的防止轴类零件淬裂的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防止轴类零件淬裂的方法是,在对外圆柱上设置有通油孔的轴类零件进行淬火热处理时,预先在其通油孔内嵌入不锈钢管,并使该不锈钢管的上端高于或等于通油孔的孔口高度,这样即可在对轴类零件进行淬火热处理时,使其通油孔的孔口受热均匀、热应力分散,从而防止通油孔孔口被淬裂。
在将不锈钢管嵌入通油孔内时,不锈钢管与通油孔的配合为过盈配合。
根据上述方法构建的本发明的一种防止轴类零件淬裂的结构为,该结构包括在外圆柱上设有通油孔的轴类零件,在轴类零件的通油孔内嵌固有不锈钢管。
不锈钢管的长度等于通油孔的长度。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在对外圆柱上设置有通油孔的轴类零件进行淬火热处理时,工作人员首先在通油孔内铆入一个不锈钢管,淬火后再将不锈钢管取出,然后在磨外圆合图,达到图纸要求;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仅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优点,而且设计巧妙、操作简单、防止轴类零件外圆柱上通油孔在淬火时孔口淬裂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通油孔,2-不锈钢管,3-轴类零件。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防止轴类零件淬裂的方法,在对外圆柱上设置有通油孔的轴类零件进行淬火热处理时,预先在其通油孔内嵌入不锈钢管,并使该不锈钢管的上端高于或等于通油孔的孔口高度,这样即可在对轴类零件进行淬火热处理时,使其通油孔的孔口受热均匀、热应力分散,从而防止通油孔孔口被淬裂。
在将不锈钢管嵌入通油孔内时,不锈钢管与通油孔的配合为过盈配合。
一种防止轴类零件淬裂的结构,包括在外圆柱上设有通油孔1的轴类零件3,其特征在于:在轴类零件3的通油孔1内嵌固有不锈钢管2。
不锈钢管2的长度等于通油孔1的长度。
在机械加工和制造过程中,二个或二个以上零件的配合状态粗略可分为滑动配合、过渡配合和紧配合等许多等级,过盈配合属于紧配合中的一种,也就是说相配对的轴径要大于孔径,必须采用特殊工具挤压进去,或利用热涨冷缩的特性,将孔加热,趁孔径扩大,迅速套到轴上,待冷却收缩后二个零件就紧紧配合成一体了;如果碰到有些零件不能采取加热,也可将轴放在干冰里冷却,效果一样,由于铜材较软易铆入且好取出,故选不锈钢管材质。
如图1所示,该轴为长轴类零件,材料40Cr,有细长孔、螺纹、台阶圆、倒角等,外圆表面要进行淬火,深2mm-3mm,使其表面具有较高的硬度,并且外圆尺寸精度要求高,在淬火前其外圆一般都留磨加工余量,其余尺寸如孔要全部加工到位,其加工好的通油孔孔口受高温后,很容易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导致孔口脆裂,若淬火后加工该孔,由于外圆表面太硬钻不动该孔,根本无法加工,所以必须在淬火前加工该孔。
淬火前在通油孔1孔内铆入能和通油孔过盈配合的不锈钢管2,使孔口处变为整体,受热均匀,应力分散,故脆裂消失,淬火后再将不锈钢管2取出,然后再磨外圆合图,达到图纸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市电波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余姚市电波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49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轴自动病床
- 下一篇:一种通过红外灯手势与移动终端交互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