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V法铸造砂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24644.0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8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叶志能;蔡开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东泰铸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5/16 | 分类号: | B22C5/16;B22C5/13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邓瑞;钱成岑 |
地址: | 6412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V法铸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V法铸造砂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V法铸造采用的砂处理系统一般都是通过送砂机的定量螺旋将型砂经过除尘冷却机构冷却除尘后输送至砂斗,然后铸型成型。由于砂处理系统的送砂量恒定,导致定量螺旋启动频繁,经常出现定量螺旋处型砂堆积过量泄出到地面的情况发生,以及砂斗中型砂储存过量的情况发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一般都是采用专人操作的方式直到加砂完毕。因此,造成人工成本较高,工人劳动强度大、容易出现误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V法铸造砂处理系统,实现了送砂、加砂过程自动化控制,从而完全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V法铸造砂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送砂机、除尘冷却机构和砂斗,送砂机包括注沙口、储砂斗和定量螺旋,在储砂斗和砂斗上安装电磁开关阀,砂斗上还安装物料感应器,电磁开关阀、物料感应器和定量螺旋均与带变频器的PLC控制器连接。
作为优选,在砂斗上安装上限物料感应器和下限物料感应器,从而能够对砂斗的上、下限储砂量进行控制。
作为优选,在注沙口上设有滤砂盖,该滤砂盖具有条形滤砂孔。这种滤砂盖可以将型砂中大块杂质滤除,避免大块杂质进入定量螺旋,卡死定量螺旋,甚至是造成定量螺旋故障损坏。
作为优选,所述除尘冷却机构包括除尘分离器和冷床。
作为优选,依次连接定量螺旋、第一提升机、第一除尘分离器、第一冷床、第二提升机、第二除尘分离器、第二冷床、第三提升机和砂斗。
这种结构可以对型砂进行多级除尘、多级冷却,从而尽量多的去除型砂中的灰尘杂质,并对型砂降温至要求的温度。
作为优选,所述砂斗有四个,四个砂斗顶部漏沙口通过管路连通,管路端部安装风机,对应每个砂斗设有与管路连接的吸尘管路。
这种结构可以进一步再次对型砂进行除尘,保证型砂的纯净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实现了送砂、加砂过程自动化控制,完全避免定量螺旋处型砂堆积过量泄出到地面的情况发生,以及砂斗中型砂储存过量的情况发生。
2.多级除尘,完全除去型砂中的各种杂质,保证型砂达到要求的纯净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滤砂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四个砂斗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V法铸造砂处理系统,包括送砂机,送砂机包括注沙口1、储砂斗2和定量螺旋3,依次连接定量螺旋3、振动筛4、第一提升机5、第一除尘分离器6、第一冷床7、第二提升机8、第二除尘分离器9、第二冷床10、第三提升机11和砂斗12,在储砂斗2和砂斗12上安装电磁开关阀13,砂斗12上还安装上限物料感应器14和下限物料感应器15,电磁开关阀13、上限物料感应器14、下限物料感应器15和定量螺旋3均与带变频器16的PLC控制器17连接。
参见图2,在注沙口1上设有滤砂盖18,该滤砂盖18具有条形滤砂孔19。
参见图3,所述砂斗12有四个,四个砂斗12顶部漏沙口通过管路20连通,管路20端部安装风机21,对应每个砂斗12设有与管路20连接的吸尘管路22。通过风机21向管路20中送风实现浮动送砂,并使型砂中的灰尘浮起被吸尘管路22吸走排出系统外。
在工作时,上限物料感应器14和下限物料感应器15探测砂斗12中的型砂存储量,PLC控制器17控制电磁开关阀13开启或关闭,同时对应控制定量螺旋3启动或停止,使得砂斗12中的存储量、储砂斗2中型砂的下落量与定量螺旋3的处理量相互适应,从而完全避免定量螺旋3处型砂堆积过量泄出到地面的情况发生,以及砂斗12中型砂储存过量的情况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东泰铸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东泰铸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46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痔上黏膜吻合器
- 下一篇:导热双面胶带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