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动研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24637.0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7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徐跃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中瑞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3/00 | 分类号: | B24B2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舒绍雄 |
地址: | 315326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动 研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研磨机,尤其涉及手动研磨机,该手动研磨机用于同心圆类工件的加工。
背景技术
对于同心圆类工件,一般采用研磨机进行加工,而且根据不同的加工直径需要不同型号的研磨机,比如,在加工直径为φ1~φ12的小圆要使用一种型号的微型研磨机,而在加工直径为φ12~φ30的大圆时使用另一种型号的研磨机。如果当一个工件上同时具有直径为φ1~φ12的小圆以及φ12~φ30的大圆时,现有的对该工件的加工需要先在一种型号的研磨机上加工出小圆,然后,从该型号的研磨机上卸下工件,将工件装夹到另一种型号的研磨机上再加工出大圆,这种加工方法导致研磨机之间的切换时间长,进而提高加工成本,降低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同心圆类工件的加工存在切换研磨机时间长导致加工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手动研磨机,该研磨机包括研磨机主体、第一主动轮、第二主动轮、导向定位机构和驱动机构,其中,所述第一主动轮连接于研磨机主体;所述第二主动轮连接于导向定位机构,与所述第一主动轮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导向定位机构在垂直于第一主动轮的方向运动并定位而调整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之间的距离。所述驱动机构与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连接,驱动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同向转动而带动位于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间的工件从动。
在进一步方案中,所述研磨机主体的角落具有由竖直面和水平面围成的缺口,该水平面设置有两个安装孔;所述导向定位机构包括导轨、滑块、固定杆和定位销,其中,该导轨由导轨顶面、导轨底面和连接于导轨顶面和导轨底面的倾斜面围成,截面呈燕尾形,具有自导轨顶面贯穿至导轨底面的固定孔,该导轨通过固定杆穿过该固定孔和所述安装孔而固定于所述水平面并与所述竖直面垂直抵靠;所述滑块设置有与所述导轨配合的燕尾槽,在垂直于燕尾槽的方向设置有供所述第二主动轮的转轴穿过的第二枢轴孔,具有自滑块顶面贯穿至燕尾槽的定位孔,所述滑块沿着导轨运动至预设距离时,所述定位销穿过定位孔而将定位销的端部抵靠在所述导轨顶面。
在进一步方案中,所述研磨机主机靠近竖直面设置有与导轨垂直的第一枢轴孔,所述第一主动轮的转轴穿过该第一枢轴孔。
在进一步方案中,所述研磨机还包括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该第一限位机构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研磨机主体的连接杆、垂直于连接杆的第一限位杆和第一固定销,该限位杆包括第一限位端和设置有第一腰形孔的第一调节段,该第一腰形孔在竖直方向延伸,第一固定销穿过该腰形孔而连接于所述连接杆;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活动连接于研磨机主体的支撑杆、第二限位杆和第二固定销,该限位杆具有第二限位端和设置有第二腰形孔的第二调节段,第二限位端设置有贯穿该第二限位端相对表面的顶针孔,该第二腰形孔在水平方向延伸,第二固定销穿过该腰形孔而与支撑杆连接,第一限位端和第二限位端位于一条直线上。
在进一步方案中,所述第二限位端呈锯齿状;所述研磨机主体具有顶面和与该顶面和竖直面连接的主体倾斜面,所述滑块具有滑块斜面,该滑块斜面和主体倾斜面相交而构成工件容纳槽,所述第二限位端位于该容纳槽内。
在进一步方案中,所述研磨机主体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研磨机还包括压紧机构,该压紧机构包括升降块、压杆、压接手柄、螺杆、弹簧和螺钉,其中,所述升降块竖直设置,包括升降段和连接段,升降段通过螺杆固定于滑槽内,连接段呈U形,连接段的底部设置有弹簧槽,弹簧槽的底部设置有螺钉容纳孔;所述压杆连接于所述压接手柄且端部设置有用于压接工件的压轮;所述压接手柄通过枢轴结构连接于升降块,绕枢轴结构转动而使得压杆上的压轮压紧工件于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之间,还设置有弹簧孔及连通该弹簧孔并贯穿该手柄的螺钉孔;所述弹簧的一端抵靠于弹簧槽内,另一端位于弹簧孔内;所述螺钉从螺钉孔穿入而螺接于弹簧槽的螺钉容纳孔。
在进一步方案中,所述滑槽内设置有螺丝孔,所述升降块的升降段设置有腰形孔,所述螺杆穿过该腰形孔而连接于所述螺丝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中瑞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中瑞精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46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维甲酸诱导干细胞分化的用途
- 下一篇:一种用于表皮细胞培养的无血清培养体系